令人振奮的全新生命力:瓊·米切爾鉅作《無題》

這幅博物館藏級別鉅作來自米切爾藝術生涯的關鍵時期,見證藝術家作品首度亮相佳士得亞洲拍場

頁頂圖片:

瓊· 米切爾(1925-1992),《無題》(局部)。油彩 畫布。278 x 199 公分(109½ x 78⅜ 英寸)。1966 – 1967年作。© Estate of Joan Mitchell。此作於2022年11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售出,成交價83,350,000港元

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的人生和藝術創作,均於1960年代經歷了眾多轉變。她在50年代的紐約作為著名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聲名大噪,但並沒有留戀這一名氣,而選擇移居法國。

不久後,她接連遭受喪失至親的沉重打擊,其父於1963年離世,母親亦於1966年撒手人寰,而好友兼詩人法蘭克‧奧哈拉(Frank O’Hara)也於同年逝世。

米切爾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作品也堪稱其藝術生涯中最有趣的作品,而其中的一幅精彩鉅作《無題》(1966-67年作)將於11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中矚目亮相。

佳士得亞太區副主席暨國際總監何杏淇(Elaine Holt)表示:「《無題》極富力量、筆觸自由,體現了米切爾在全盛時期的藝術造詣。」

拍賣亦標誌著佳士得首度於亞洲推出米切爾的作品。

瓊· 米切爾(1925-1992),《無題》。油彩 畫布。278 x 199 公分(109½ x 78⅜ 英寸)。1966 – 1967年作。此作於2022年11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售出,成交價83,350,000港元

瓊· 米切爾(1925-1992),《無題》。油彩 畫布。278 x 199 公分(109½ x 78⅜ 英寸)。1966 – 1967年作。此作於2022年11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售出,成交價83,350,000港元

米切爾於1925年生於芝加哥的富裕家庭,母親和父親分別是詩歌雜誌的聯合編輯和醫生。童年時,T.S. 艾略特(T.S. Eliot)和艾茲拉‧龐德(Ezra Pound)等人經常到她的家中作客。

米切爾年輕時是一名出色的運動員,在花式溜冰方面的成績尤其優秀,曾於全國比賽取得佳績。據其好友兼策展人克勞斯‧科特斯(Klaus Kertess)表示:「造就她成為溜冰冠軍的速度、精準度和深思熟慮,[在後來]都被融入顏料之中。」

米切爾從芝加哥藝術學院畢業後移居紐約,並於西十一街開設工作室。不久後,她與李‧克拉斯納(Lee Krasner)和海倫‧佛蘭肯瑟勒(Helen Frankenthaler)成為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為數不多的著名女性藝術家。

據說她與其他男性藝術家一樣,經常會到Cedar Tavern喝酒,而且酒量驚人。這間位於紐約格林威治村的知名酒吧,是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法蘭茲‧克萊因(Franz Kline)和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等藝術家的聚腳之地。

1952年,米切爾於紐約新畫廊舉行首場個展。在50年代,她亦開創出獨特的個人風格,巧妙結合動感線條和充滿層次的色域。她也對移居法國的想法更加感興趣,因為她崇拜的塞尚(Cézanne)和梵高(van Gogh)等多位現代主義藝術名家均曾定居法國。最終她於1959年移居巴黎。

正如前文提及,米切爾的父母不久後相繼離世,事件亦明顯影響她的作品。她把這段時期(1960年代初期)的畫作稱為「黑畫」,畫作並非黑色,但名字卻準確表達了憂鬱的情緒和深沉色調。2018年於佳士得拍出的《3點鐘方向的12隻鷹》(1960年作)便是典型例子,畫面中央是一片濃密的深沉色調,四周則是柔和的白色。

瓊· 米切爾(1925-1992),《3點鐘方向的12隻鷹》。油彩 畫布。295.6 x 200 公分(116⅜ x 78¾ 英寸)。1960年作。此作於2018年11月13日在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美元14,037,500

《無題》卻展現出與「黑畫」時期截然不同的感覺,焦慮的情緒被樂觀積極取代。畫作綻放生命力,色彩明亮豐富,筆觸亦如以往般大膽奔放。色彩遍佈整個構圖(沒有中央的色塊),用盡每寸空間,令人想起她在紐約時的作品。

米切爾說:「我畫的是記憶中的風景,以及記憶中對它們的感受,這些風景當然會被改變,因為我絕不會如實重現大自然,我……更喜歡繪畫大自然帶給我的印象和感受。」

米切爾於1950年代末的這段話讓我們深入了解到她的創作手法。有別於許多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她承認自己的意象存在著一絲具象的痕跡。那麼,我們可以在《無題》中窺見什麼?

樹木是米切爾常用的題材,畫中深淺綠色的動感滴墨、斑點、塗抹和圓圈,無疑是代表樹木。這可能並不足為奇,因為在完成此作的同一年,米切爾於距離巴黎西北40英里的塞納河畔、風光如畫的佛特伊村莊買下一座莊園,並於此地度過餘生。

事實上,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曾在佛特伊居住了三年,後來於1880年代初遷往鄰近的吉維尼(他筆下著名的睡蓮池亦在此地)。他曾繪畫村莊的不同景色,例如下圖現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這幅畫作。

克勞德·莫奈(1840-1926),《佛特伊景觀》,1880年作。油彩 畫布。31½ x 23¾ 英寸(80 x 60.3 公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1840-1926),《佛特伊景觀》,1880年作。油彩 畫布。31½ x 23¾ 英寸(80 x 60.3 公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與莫奈一樣,米切爾似乎也對佛特伊的色彩和田園風光深感著迷:畫中的淺藍色代表天空和塞納河,紅色則代表村莊四周的罌粟花田。

儘管米切爾的手法更加抽象,但她也像莫奈(及其同輩印象派藝術家)一樣,希望捕捉大自然的短暫瞬間。她說:「我想要的東西難以言喻。我嘗試尋找比日常生活片段更加具體的東西,[試圖]確立一種感覺。」

米切爾和莫奈畫作之間的連繫,亦成為目前於巴黎舉行的大型展覽主題

梵高是另一位經常被認為對米切爾影響深遠的藝術家,在《無題》一作中,這種影響體現於她以生動手法描繪的盛放花朵中。

何杏淇指:「《無題》體現出米切爾擅長將抽象表現主義的動感姿態,與歐洲現代主義的主題和理念相結合。作品並未刻劃具體的形態,卻又交織出完整而和諧的視覺效果。」

在完成《無題》兩年後,米切爾創作了另一幅以佛特伊為靈感的作品,名為《藍莓》,也是目前拍賣史上成交價最高的米切爾作品(此作於2019年佳士得紐約拍賣中以1,662.5萬美元成交)。

瓊·米切爾(1925-1992),《藍莓》。油彩 畫布。78⅞ x 59 英寸(200 x 150 公分)。1969年作。此作於2018年5月17日在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美元16,625,000

米切爾搬到佛特伊後曾多次回到美國,但一直將這個法國村莊當成自己的家,並定居於此直至她於1992年逝世,享年67歲。

米切爾在紐約和巴黎體驗多年城市生活,而《無題》一作捕捉了佛特伊為她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自由感覺和開闊空間,甚至可以說是一股令人振奮的全新生命力。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