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hai Zhou (b. 1966)
尤倫斯夫婦收藏
決裂

周鐵海

細節
周鐵海
決裂
水粉 水墨 紙本
1991年作
出版
出版 2000年 《中國藝術︰在千禧年的結尾》 新藝術媒體有限公司 香港 中國 (圖版,第247頁) 2002年《巴黎 北京》中國世紀 巴黎 法國 (圖版,第267頁)

拍品專文

顧德新、耿建翌、張培力等藝術家,於許多方面均啟發了傳統創作去打破其局限性,及引入其他藝術形式、原則和哲學傳統於創作中。致力於繪畫創作的藝術家則為藝術界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概念和創新的媒介。這些轉變皆可於李山的作品中看到,他以獨特的中國色彩創作了一系到帶有政治意識的波普畫作(Lot250)。李山借用了年輕的毛澤東的圖像, 象徵著其革命徹底改變了中國藝術歷史,並引入了波普性的諷刺,暗示著其對歷史的影響力不只是單純的受害者。 此時期最知名的其中一名藝術家為上海的周鐵海。他最廣為人知的為他的「駱駝喬」系列,當中的「喬」化表著他藝術家本人,嘲諷著商業化的藝術世界。駱駝以可笑及欺騙性的形態, 既不雅觀,又描繪成動物似般地,代表著一個國際香煙品牌,暗示著一種自我諷刺性的消費文化。如作於1998年的《針對博物館》(Lot 267)等作品中,周鐵海刻意挑戰著我們的期望,暗示著他本人轉化成為一個品牌以供消費,尖刻地暗示了前衛藝術家採用著一個促進了商品化的藝術系統。 周鐵海的世界觀植根於1980年代中的對文化的辯論, 其重點為藝術的影響力、當代性、中國傳統,以及鼓吹著藝 術家發展與西方不同的、「真正」的美學模式。作於1991年的《決裂》(Lot 249)總結了此場辯論,以及其模糊的 結論。作品如拼貼畫般的重寫本般,集合了不同意識形態的作風和樣式,融合了1 8 世紀歐洲畫作、中國社會主義現 實主義的政治宣傳、稚氣的塗鴉,和非正式、日記似的沉思。在構圖中央為一個英雄式、輪廓分明的革命人物,他的手臂延伸著,兩側寫著「決裂」兩字。而另一個粗略地描繪的人像則蹲在前景中,看似是向無形的敵人扔磚。其中一個人像仍然讓人聯想到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宣傳著工業和研究的海報。周鐵海於報紙上繪畫,再將畫作嵌於畫布上,媒體的即時性和作品風格,表現出這些問題的緊迫性,與個人和整個國家息息相關。各種各樣的 「意見」散佈在畫布上,人像思考著如何將生活經驗轉化為藝術,或批評著陰險的資本主義。於左上角的文字似乎代表著藝術家本人的心聲,他對借用西方繪畫技術的不安,被那些只是在「扔磚」的人而感到氣餒。他受挫地感嘆著:「畫該怎樣畫?」此外,構圖中央是描繪著一個裸露著肩膀的、似是法國貴族,使人聯想起《自由引導人民》(圖1)。人像旁邊則有一段文字描述著他在革命中的角色,以及他曾被關在巴士底獄,暗示著不可預測的命運最後亦會變得明確。 這個時期的特徵為藝術家對畫作的堅持,即使後現代主義的概念引入了不少創新的創作媒介。王興偉和謝南星極為個人化的創作理念,展開了所有意識形態,他們的作品挑戰著觀賞者去欣賞他們直接且奇異的表達力。分別作於1994年和1 9 9 6 年的紙上作品( L o t 2 7 0 及271)中,揭示了謝南星的表現力和心理感染力與埃貢•席勒(圖2)和愛麗絲尼爾(圖3)的極具個人化風格看齊。相對於玩世現實主義者的當代藝術作品,謝南星純粹地將觀賞者沉浸在作品簡單和直接的構圖中。 王興偉同樣地受藝術史的影響在經年間創作了不少系列作品,引領觀眾去跟隨他種種充滿智慧的藝術計劃。王興偉在早期的作品中借用美學規範及歷史性的圖像,將圖像重新排列成一個挑釁性的畫面,揭示著新的可能性,並挑戰觀賞者對藝術創作的概念。於《第十五號》及《第十七號》(Lot 277及276)中,王興偉透過外判繪畫過程,重新定義藝術家的角色。這些生氣勃勃、意味深長的抽象作品,讓人想起米羅或康丁斯基(圖4)的作品。王興偉突顯了藝術家的「外判」方式與藝術家的概念之間的關係。他重新排序了整個現代藝術的基礎理論和對藝術家的過度追捧。他的作品提醒了我們藝術史上許多著名的作品往往是由助理或以協作形式創作出來,或是受人所委托,挑戰著我們對藝術家的自主性價值的假定 。 後現代的畫家的幻覺似的藝術概念漸漸地變得國際知名。段建宇的荒誕和令人困惑的《藝術雞》系列曾於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展出,一系列的幽默、意想不到、及描繪著性交易的作品,同情地歌頌著現代工業羞辱及醜陋的一面 。與同期畫家一樣,段建宇深受藝術歷史影響。如王興偉和周鐵海一樣,段建宇的《Hey Hello Hi︰第七號(維梅爾)》(Lot 278)用了滑稽及開放式的借用手法,描繪著當代藝術家試圖與經典藝術家看齊時的不安感 。此時期的藝術創作最顯著及解放的一面為藝術家致力於呈現具表達性及不受社會評論的束縛。沈小彤作於1999年的肖像畫中,描繪成人的不確定性和脆弱的人際關係(Lot 268)。而李永斌的肖像畫則探究著肖像畫、象徵以及多重身份之間的矛盾(Lot 272)。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