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
李真
影沉寒水
铜雕 雕塑
2005年作
签名︰Li Chen
来源
亚洲 私人收藏
出版
Asia Art Center, Li Chen: Energy of Emptiness, Taipei, Taiwan, 2007 (illustrated, pp. 168 - 171).
Asia Art Center, Li Chen: In Search of Spiritual Space, Taipei, Taiwan, 2008 (illustrated, pp. 108 - 113).

拍品专文

李真的雕塑有着细腻温润的表面质感,以铜为材料,采用中国特殊的墨黑色生漆手法、按金、按银的技巧,展现雕塑的轻盈与大自在感,呈现「既重又轻」的奇妙对比,作品呈现出的「虚空」美学,则散发出人文温度与醇厚的亲切感。甫结束的2013年「巴黎凡登广场户外雕塑大展」,更引起国际重要媒体等关注。是次拍卖共呈现二组李真的雕塑,皆为较少于拍卖中出现的难得佳作。 《大气神游系列︰影沉寒水》(Lot 429) 相关于2002年《无心海》、延伸自2004年《两忘》,三件作品皆表达干净、纯粹、无瑕的感觉。相较于《无心海》比喻人保持澄净无垢的「清净心」,方可致若赤子境界;《两忘》点出人需透过「忘」以跳脱物质与身体等外在形式对灵魂的牵绊,《影沉寒水》表达的清净之心,则源自生命经验。李真于台湾中部横贯公路游历天祥、太鲁阁,在山里泡野溪的冰水及温泉,见此处地势险峻,两面山壁底部相连成深邃的峡谷,抬头仰望高山豪气干云,低头则见暗潮波光粼粼,起雾时深不见底如「深深海底心」。此作人物在太鲁阁的云雾飘渺之间,神游忘我,手脚浸入水中,艺术家成功地传达冰凉的触感,沉睡的静谧与波光的动感皆美。艺术家以雕塑表现水的流动与倒影,固态跟液态的相互表述,是实境与虚境的完美结合。 《经典套组作品:雪峰仙踪、乘云气、黄金雨、天界山水、烟云供养》(Lot 430) 呈现了李真于2000年至2007年创作的五件作品。套组最左侧的作品为《雪峰仙踪》来自李真「大气神游」系列,其中的活层、长势,是一种浑然的道家型态,仙人跨越层峰,充满神游之气势,动中有泰然的自信。李真刻意在山峰及雕塑本体上做一虚化,利用山巅之雪,让观者在远距观看上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断层,仙人犹如脱离山巅,呈现遨游太虚之感。完成于2000年的《乘云气》引用庄子《逍遥游》的「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一句,传达艺术家的精神追求,人物腾云飞翔,充满喜悦,更融合道家气与能量的哲学内涵,完美诠释东方独特的精、气、神意境。 立于套组中央的《黄金雨》完成于2005年,李真藉景抒怀,雨后时分、夕阳落下地平线前的闪闪余晖,夕阳将雨水映照成金黄色,孩童在雨中畅快淋漓的淋雨,将自身与大自然融合为一,好不自在快活。李真将此景具体化为实体雕塑作品,从正面细看,三滴雨滴落在脸部与颈间,彷佛是孩童的眼与鼻,李真在此放大了直观的感受,呈现出作品中的独特的幽默感与虚幻清净之气质,带予观赏者不同的视觉感受。而右手拿着金山,左手捧着银海的《天界山水》,为李真2001年的作品,以「金山银海」象征着物质生活的丰饶无虞,艺术家希望透过这件作品让人对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能有更深的省思。李真认为人最完美的生活,应该不单只是在外在物质上的渴望,更应该同时有内在精神的追求,两者缺一不可,而当人在这两者间达到平衡时,彷佛处于天界,享受那踏云乘风行的轻松自在,精神物质生活的双重满足,才堪称福缘聚足的人生。套组最右侧的作品《烟云供养》,是一件充满移动、飘动感受的作品。李真喜好音乐,此件作品的创作灵感便是当他聆听少数民族音乐时有感而作。他在少数民族的舞曲中,感受到了旋律的速度、及一种空旷无垠的视野,烟云供养正是在赞叹此种状态;雕塑人物闭目、燃香、轻快自在的遨游,雕塑的倒三角结构,更突显了那自我陶醉的状态,如同正随着音乐旋律起舞,是一种心灵的自由、解脱,犹如青烟一般的飘逸。

更多来自 亚洲当代艺术 (日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