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重覆出現在張林海畫作的圖案表現出在回憶中有絲絲哀傷。這些作品都是由畫家過去經歷的掙扎和苦難而來,就是揭開人性和渴望的面紗背後,他們成長中經過的種種苦痛。畫布上無不是令人震撼的圖像,就像張氏的過去一直縈繞着他,從未離開。」
張林海的作品最易為人認出的就是光頭孩子在人跡罕至、崎嶇的山地或是重覆出現的灰沉石建築群中出現。他的畫作同時受現實主義、社會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影響,形成一種超越時間、充滿死亡意味的風格,特別見於其採用的灰沉色調之中,予人緬懷過去和與世隔絕之感。《陽光燦爛》(Lot 487) 描繪無數的光頭小孩,他們互相緊靠在一個圓形的廣場上,看來就像水充滿住一個湖泊。雖然畫面調子陰沈,可是從右邊滲透進來的陽光,令觀眾感到一份希望的暗示。
《金色天空》(Lot 488) 中的男孩是張氏在文革期間的心理反映,亦流露了他童年時他渴望社會得解放的心願,當中並不講求個人主義,所以每個孩子也是無名的,無甚個人特徵。張林海說:「我對童年回憶仍有強烈感覺,我想從這些光頭男孩身上表達恐懼、哀愁和希望。」金色的天空中引起迥響的孩童形像,猶如張氏的過去一直縈繞着他,從未離開。張氏在構圖上描繪出複雜的層次和細節,非常震撼。少有畫家像他那樣先素描構圖,然後才畫於畫布上,這讓構圖可以充分在他的畫筆下發展成熟。金色的天空表達了當代藝術的嶄新面貌,提出了另類的手法來演譯、表達主觀思想和現代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