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外部的壯觀景象有助於內部空間的宏偉展現
——加斯頓.巴什拉
徐道獲與他的祖國韓國的錯綜複雜的關係長久以來成為他藝術的核心內容。他以獨特的觀念處理主題,並以新穎的材料運用和宏大規模,使他成為當代藝術中最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藝術家之一。
徐道獲的藝術創作一直在個人和普世的深層關係之間維持著平衡,反復探討圍繞家園、歷史和身份認同等主題和意象。他把過去在紐約居住過的公寓以複雜精巧的軟雕塑形式複製,歸納為一種單純的鄉愁情懷,可見於2003年作的紀念碑式軟雕塑《門》(Lot 108)。雖然作品的外形來自韓國傳統建築元素,但它作為藝術家童年時代家門的複製品卻有著非常個人化的意義。作品由半透明淡色絲綢製作,簡單的刺繡清晰地呈現每個磚塊、瓦片及陶瓷裝飾的細節。作品仿佛失去重量感地從天花板懸垂而下,最底層的磚塊剛好懸掛在地面之上。徐道獲對於身份的追問未必承擔著歷史的重負,或是被命運絕對主宰,而是一種真誠的好奇,對於我們周遭物體的可觸可感、轉瞬即逝、習以為常的經歷的好奇,對於意識和無意識的自我選擇的神秘形式的好奇。
《門》宏偉又虛幻,像夢幻般高懸在觀者頭上。它奇妙地揭示出旅程和轉型的儀式性概念,但是任何一個方向都有可能暗示著回歸家園或者走向世界的另一個征程。童年時代的徐道獲每天都從這扇大門下走過,現在他也邀請我們一同體驗,提醒我們向外探索和回歸家園的辯證法才是走向世界最必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