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東方單色美學
「觸摸這些折縐的宣紙,給我極大的快感,它和永遠挺活、平滑的畫布多麼的不同。…透過白色紙面,形成變化無窮的黑色、白色、灰色、成千不同層次的灰色。」1 — 趙無極在中國畫裡,「墨」並不是只被看成一種黑色。在一幅水墨畫裡,即使只用單一的墨色,也可使畫面產生色彩的變化,完美表現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乾、濕、濃、淡、焦」五種,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乾」與「濕」是水分多少的比較;「濃」與「淡」是色度深淺的比較;「焦」,在色度上深於「濃」;「白」,指紙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對比。
詩人亨利.米修為趙無極展覽撰寫序言時提到,「一千多年前,一位詩人畫家王維只用摻了水的墨,作了一些世界上最美的瀑布、山巒、小徑、林園、海岬、松林或昂立絕壁之上的孤松,畫這些遼闊景象,他只用了一種顏色:黑色,但千百種濃
淡枯潤的變化和筆墨自然,成就了其他。」2
水墨紙本創作是東方繪畫藝術的開端和命脈,是旅居海外的華人藝術家的底蘊。二十世紀中上葉旅法藝術家林風眠、潘玉良、常玉、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曾海文;或是旅美藝術家趙春翔均在其藝術生涯中都從未脫離水墨創作。他們開拓水
墨紙本創作的新領域,把擁有千年歷史的水墨傳統推進,同時從東方水墨攝取靈感發展油畫創作。
1 1993年《趙無極自畫像》藝術家出版社 台北 台灣 (第151頁)。
2 亨利.米修為1980年巴黎法蘭西畫廊趙無極展覽圖錄撰寫的序言。
「觸摸這些折縐的宣紙,給我極大的快感,它和永遠挺活、平滑的畫布多麼的不同。…透過白色紙面,形成變化無窮的黑色、白色、灰色、成千不同層次的灰色。」1 — 趙無極在中國畫裡,「墨」並不是只被看成一種黑色。在一幅水墨畫裡,即使只用單一的墨色,也可使畫面產生色彩的變化,完美表現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乾、濕、濃、淡、焦」五種,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乾」與「濕」是水分多少的比較;「濃」與「淡」是色度深淺的比較;「焦」,在色度上深於「濃」;「白」,指紙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對比。
詩人亨利.米修為趙無極展覽撰寫序言時提到,「一千多年前,一位詩人畫家王維只用摻了水的墨,作了一些世界上最美的瀑布、山巒、小徑、林園、海岬、松林或昂立絕壁之上的孤松,畫這些遼闊景象,他只用了一種顏色:黑色,但千百種濃
淡枯潤的變化和筆墨自然,成就了其他。」2
水墨紙本創作是東方繪畫藝術的開端和命脈,是旅居海外的華人藝術家的底蘊。二十世紀中上葉旅法藝術家林風眠、潘玉良、常玉、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曾海文;或是旅美藝術家趙春翔均在其藝術生涯中都從未脫離水墨創作。他們開拓水
墨紙本創作的新領域,把擁有千年歷史的水墨傳統推進,同時從東方水墨攝取靈感發展油畫創作。
1 1993年《趙無極自畫像》藝術家出版社 台北 台灣 (第151頁)。
2 亨利.米修為1980年巴黎法蘭西畫廊趙無極展覽圖錄撰寫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