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尊觀音背上印葫蘆框「何朝宗」款,雕工鉅細靡遺,神情莊嚴,令人生敬慕之情;衣袍隨風飄曳,皺褶流暢自然,逼真靈動,為晚明德化窯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何朝宗為德化窯最著名的瓷雕大師,其生卒年雖不詳,但活耀時期應不晚於16世紀,相關討論見柯玫瑰撰文〈Introductory Remarks on Dehua Ware〉,載於《Blanc de Chine:Porcelain from Dehua,A Catalogue of the Hickley Collection,Singapore》,英國,2002年,10頁。
何朝宗的款識有兩種形式,一為方框,一為如此尊觀音上的葫蘆框。何氏不同的款識樣式,可參考P. J. Donnelly著《Blanc De Chine》,紐約,1967年,355-6頁。同樣印有何朝宗葫蘆框款識的可見福建省博物館藏的一尊觀音像,載於《德化瓷》,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1990 年,圖版101號及封面;及香港佳士得2014年11 月26日拍賣的一尊達摩立像,拍品3120號;及R. Wagner舊藏的一尊佛陀坐像及蓮座,2015年12月2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2912號。
何朝宗為德化窯最著名的瓷雕大師,其生卒年雖不詳,但活耀時期應不晚於16世紀,相關討論見柯玫瑰撰文〈Introductory Remarks on Dehua Ware〉,載於《Blanc de Chine:Porcelain from Dehua,A Catalogue of the Hickley Collection,Singapore》,英國,2002年,10頁。
何朝宗的款識有兩種形式,一為方框,一為如此尊觀音上的葫蘆框。何氏不同的款識樣式,可參考P. J. Donnelly著《Blanc De Chine》,紐約,1967年,355-6頁。同樣印有何朝宗葫蘆框款識的可見福建省博物館藏的一尊觀音像,載於《德化瓷》,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1990 年,圖版101號及封面;及香港佳士得2014年11 月26日拍賣的一尊達摩立像,拍品3120號;及R. Wagner舊藏的一尊佛陀坐像及蓮座,2015年12月2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29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