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 HAYWEN (TANG THIEN PHUOC HAYWEN, ZENG HAIWEN, CHINA, 1927-1991)
曾海文

無題 (黃與黑的構成)

細節
曾海文
曾海文
無題 (黃與黑的構成)
水墨 水粉 Kyro 紙板 (二聯作)
68.3 x 49.5 cm. (26 7/8 x 19 1/2 in.);& 68.3 x 49 cm. (26 7/8 x 19 1/4 in.)
overall: 68.3 x 98.5 cm. (26 7/8 x 38 3/4 in.)
1982-1983年作
款識︰T'ang 海文 (右下)
來源
台灣 台北 標竿藝術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瑞士 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此作品將收錄於曾海文檔案庫及古獨奇先生正在編纂的《曾海文作品編年集》(LDC-KY-17)
出版
1993年《唐海文作品集》標竿藝術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 台灣 (圖版,第14頁)
1997年《曾海文作品回顧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圖版,第64頁)
展覽
1993年「唐海文作品」標竿藝術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 台灣
1997年8月9日—12月14日「曾海文作品回顧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拍品專文

曾海文視中國水墨畫為一種隨心所欲的表達方式。自1960年代,他選擇了水墨紙本創作作為其主軸。分別創作於約1970及1982-83年的《島》及《無題》(拍品編號 456及457)是曾海文獨創的二聯水墨的形體。二聯作的中軸線成了他的符號。曾氏水墨畫的形體與別不同,是一個前衛的突破。這個固定的紙板成了曾海文熟悉的載體,而如何在統一的畫面上,產生多變的構圖就是一個挑戰。對比《島》和《風景(布洛涅森林)》的構圖,可見自然風景是曾氏抽象畫的靈感,把之簡約成單色的水墨筆觸,而水墨渲染的層次也見於《瓶花》的著色,可見藝術家一脈相承的創作生涯歷程。曾氏敏銳的觸覺讓他對自己的心思瞭如指掌,同時能洞悉大自然的真諦。曾海文的抽象創作墨隨心動,筆隨意遣,一氣呵成,藝術家的一呼一吸、所觸所感、緩急輕重,皆在筆觸中展現無遺。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