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 WOU-KI (ZHAO WUJI, FRANCE/CHINA, 1920-2013)
趙無極 (法國/中國,1920-2013)

24.03.89

細節
趙無極
趙無極 (法國/中國,1920-2013)
24.03.89
油彩 畫布
60 x 73 cm. (23 5/8 x 28 3/4 in.)
1989年作
款識:無極ZAO (右下) ;ZAO Wou-Ki 24.3.89 (畫背)
來源
歐洲 私人收藏
此作品附趙無極基金會於2018年1月23日簽發之保證書
此作品已登記在趙無極基金會之文獻庫,並將收錄於弗朗索瓦.馬凱及揚.亨德根正籌備編纂的《趙無極作品編年集》(資料由趙無極基金會提供 )

榮譽呈獻

Jessica Hsu
Jessica Hsu

拍品專文

「趙無極發現了他的遺產:大自然的節奏,這一點比自然更為重要......。」
亨利.馬修

大自然的韻律

《67年8月5日》(拍品編號 424)看起來似乎是一幅廣闊而煙雨朦朧的山水畫。事實上,趙無極的創作靈感來源與自然息息相關,使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獨特性。著名法國詩人評論趙無極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時曾說:「趙無極發現了他的遺產:大自然的節奏,這一點比自然更為重要......。」
亨利.馬修,「水墨遊戲」,《趙無極》,Encres,巴黎,1980年。

《67年8月5日》中包含細膩、粗糙的線條,彷如漩渦以高速度轉動,攪動空氣。中心部分和周邊的連續移動,反映出自然的節奏和廣闊的景觀。趙無極在混合油彩時故意增加了溶劑的比例,減低其黏性,他均勻地塗抹油彩,產生流轉的色彩,就像透納對光線折射的描繪。值得注意的是,淡黑色的部分好像濕潤的中國水墨或印度墨水渲染,產生了濃淡的色調。不同色調的黑色混合藍色,形成天藍色,淺藍色和灰藍色的色調,在空中振動和漂浮。這種油彩顏色的分層讓人回溯宋代畫家陳清波描繪遠方飄渺的山水。

「現在我只想在當下以顏色繪畫面,以扼要、甚至極簡的方式,既包含一切卻又沒有重現任可東西。」
趙無極

裊裊飄動的視覺效果

趙無極於五十年代中開始鑽研抽象畫,並從象形文字和其他古代中國視覺文化中探索各種符號和圖案。於六十年代,趙氏則從抽象表現主義和唐宋山水畫取材,於畫作中呈現對自由精神和即興表現的追求。於七十年代,他重投水墨與紙本的懷抱,開闢抽象畫的新路徑。他一方面逐漸加強色調的細微變化,一方面簡化厚實的書法筆觸。踏入八十年代,趙氏專注於色彩所呈現的活力和節奏,九十年代以後色彩探索更趨大膽奔放。

《24.03.89》(拍品編號425)是最能反映趙氏用色風格的作品之一,既有張力,也不徐不疾,充滿生命力和節奏。趙氏於六十年代展現的狂放激情風格已逐步轉化,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清新靈動的活力。

趙氏以清新亮麗的藍紫色、淡紫色、灰藍色、灰白色等色調,創作出《24.03.89》,並在前、中、後景營造中國水墨的暈染效果,刻劃出如夢似幻的空間。加上左前方的厚重的深褐色線條向上延伸,成了一鬆一緊協調畫面的張力,形成裊裊飄動的視覺效果。若比較趙氏於1989年的作品與1971年的水墨紙本作品,便會發現這兩種媒介之間的關係。通過這些印度水墨作品,令他走進變化多端的色彩領域,成為名副其實的色彩畫家。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王維《畫》

1963年趙無極位於中貴街 (Rue Jonquoy) 的新畫室修峻完工,畫室僅有北面來光,穩定的光線使他能掌握色彩的細緻變化。他在院子種了幾棵中國常見的槭樹、樺樹、一棵從中國帶回來的草蘭和幾棵橘樹。園藝是中國人心目中的雅事,亦讓趙無極憶起父親和童年的往事。《04.03.63》(拍品編號 426) 中的標題表明成畫時間為三月之初,寒冬漸去,從樹枝梢頭看到春天已悄悄歸來,而新畫室的園林亦成為藝術家的靈感泉源和繪畫主題,讓他的抽象創作更為隽雅拔俗。此幅傑作更在他先後遊歷紐約、日本和香港等地後完成,趙無極將在這趟六年前的旅程中的所思所得,圓滿呈現於畫布上。

《04.03.63》畫面所產生的空間感,一部分來自趙無極對虛實關係的掌握,另一部分則來自他對光線的運用。趙無極曾說:「我的畫很多地方看來很空,但油畫不像水墨那樣容易渲染,所以我在空的部分,比在實的部分下得功夫更多。中國畫裡虛實造成的節奏,在這點上給我很大的啟示。」趙無極從傳統中國繪畫中領會到虛實關係的處理,並由西方繪畫而啟發他對抽象光源的表達。他以一片雪白、銀灰色作為基調,畫面中央如書法般的線條增強畫面的張力,隱約能看到中國文字的輪廓。作品中心的黑色筆觸亦令人聯想起宋代畫家馬遠「水墨蒼勁」的筆法,筆力蒼勁,卻又有水墨渾融之處。趙無極在此以留白的方式來造境,所繪的景物只佔畫面中的寥寥一角,實由小中現大,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

此作品曾被著名畫商摩根‧諾特 (Morgan Knott)收藏,前藏家得此作後便一直在家族收藏至今從未在市場上露面,相當珍稀難得。六十年代的作品普遍被認為是趙無極創作的癲峰,去年打破他油畫拍賣價格紀錄的作品,亦是此作後翌年創作的同期作品。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