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ANG TICH CHU (1912-2003)
HOANG TICH CHU (1912-2003)
1 更多
亞洲私人收藏
黃積鑄 (1912-2003)

奇尼高區

細節
黃積鑄
黃積鑄 (1912-2003)
奇尼高區
漆 木板
each: 90 x 46 cm. (35 3⁄8 x 18 1⁄8 in.) (5)
overall: 90 x 230 cm. (35 3⁄8 x 90 1⁄2 in.)
1950 年作
款識︰H T Chu 9⁄50 ( 右下)
附藝術家的 1 幅原始草圖和 3 幅鉛筆畫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榮譽呈獻

Emmanuelle Chan
Emmanuelle Chan Associate Vice President, Specialist, Head of Day and Online Sales

拍品專文

1941 年從河內美術學院畢業後,黃積鑄(Hoang Tich Chu) 與他同年畢業的同學與朋友阮進忠(Nguyen Tien Chung) 在河內古城區的薯行街(Hàng Khoai)開設了一間漆器工作 室。心儀他作品的藝術愛好者,也可以擁有描繪河內( 邊劍郡, 西湖郡) 及其周邊風景的作品,如鎮國寺, 北寧, 或者距離更 遠的下龍灣、中部地區和順化教堂的漆器作品。

上世紀四十年代,黃積鑄為自己的藝術創作設定了一個基本 準則:作品從構思、執行到成形都只能由他本人親手完成。這 與範厚(Pham Hau)等其他藝術家大不相同,後者的作品經 常重複相同的主題,這讓他能夠聘請大量助手協助創作,再 之後的阮嘉治(Nguyen Gia Tri)也如法炮製這一策略。然而, 黃積鑄拒絕原地踏步、重複使用同一主題,也完全沒有將作 品的製作過程交給任何其他人代筆。

黃積鑄於 1946 年關閉了他的河內工作室,並在越南北寧省 (Bac Ninh)投身於獨立運動。他對這一地區非常熟悉,因 為他就是來自北寧省的慈山市(Tu Son)。1947 年,他結束 了在北寧的居住返回河內。這兩年的人生經歷使他的風格發 生了成熟的變化:他的線條變得更加寬鬆,他的用色更加豐富。 此期間,他在東基村(Dong Ky)呆了很久,在那裡仔細觀摩 了經驗豐富的木工們精湛的技藝,以及他們是如何處理其他 非木頭的材料,比如對貝母的處理。他在那裡還遇到了水牛 和奶牛的放牧者,他們一直以來保存著祖先的習慣,先在諒 山省(Lang Son)、甚至在更遙遠的高平省(Cao Bang)購 買牲畜,然後帶回三角洲地區出售。

在他們的推薦下,黃積鑄於 1948 年底前往那裡,並在周遊三 個月後於 1949 年返回河內過農曆新年(Têt)。正是在這是 他創作出這幅由五幅面板組成的大型作品(225 釐米),每扇 板幾乎都能獨立成畫、構成完整、相對獨立的視圖,同時在組 合至一起時又能向觀者傳遞出一種洶湧澎湃的氣勢。

在本件拍品中,藝術家為我們呈現出東京高地無人區的綺麗 景觀,這是藝術家曾經拒絕走訪的地區。畫面上的奇景,漫山 遍野都是數不盡的糖麵包樹、梯田和高蹺房屋。仔細觀察,觀 者還可以看到些小型苗族馬,一匹棕色的、另一匹白色的。同 時,作品中還囊括了農民們插秧、以及水牛拉犁的畫面。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對大自然滿懷激情的人才能呈現的細緻觀察, 但黃積鑄又將這種對現實的觀察昇華為如夢如幻的自然主義 (phantasmagorical naturalism)。畫面上的一切都是真實 的、被實實在在捕捉到的;但最重要的是,一切都是用心感受 出來的,讓藝術家的詩意自然流淌於畫面。

與該作品一道,還有一副1948 年末藝術家在當地完成的準 備圖與三副描繪細節的1:1 比例線稿,這三張線稿可能是於 1949 年在河內完成。這些草圖為我們展示出藝術家的作畫 過程:首先根據主題繪製草圖,然後在工作室中創作線稿,最 後執行上漆過程。這一系列草圖也完整印證出藝術家卓爾不 群的繪畫功底。

黃積鑄深愛色彩:黃色、紅色、白色、黑色、綠色、銀色和金色, 都會在他的作品中迸發出來。然而,斑斕的色彩並不意味著 藝術家沒有精細的變化:色調之間的細微差別,固體和粉末 之間的選擇,蛋殼的微妙運用,都極大程度地提升了作品的 品質。例如,藝術家高妙地運用了貝殼碎片的凸面和凹面。塗 上一層漆後,貝殼的凸面變白,凹面變暗。這一技法使得他的 作品愈發精妙絕倫。

黃積鑄的母親Hoang Tuyet Trinh 是位珠寶商,並鼓勵他使 用黃金作為顏料粉末,對他的藝術風格產生了直接影響。這 一融合的技法在本作中主要用來描繪稻田中的水,或以一片 一片的形式描繪山頂上的天空。水和空氣,皆是生命的原素, 在本作中都以閃耀的黃金所凸顯。

黃積鑄也常使用銀粉,特別是在對灌木叢的描繪中運用頗多。 此外,他還使用了色調重迭的雙重效果,以及使用蛋殼和漆 色的對比,例如在其中一頭水牛身上看到的效果。觀者同時 應仔細觀察到藝術家對無數陰影效果的精湛刻畫——山、人 和水牛在稻田的水中倒影——以及無數細緻入微的切口,突 出了大樹的棕色樹幹和金燦燦的樹葉。

本件拍品雄偉壯觀而又微妙精巧,是精湛的傑作,完整體現 出一位大師級藝術家巔峰時期的藝術熱情與完美技巧。

讓.弗朗索瓦.休伯特
越南藝術資深專家

更多來自 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