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孫綽(314—371),字興公,太原中都人,東晉士族中頗有影響的玄言詩作者。本幅《孫綽像》畫題取自《世說新語》。孫綽曾著《遂初賦》表達志向,定居畎川,自言明白了安分知足的本分。房前種了一棵松樹,每每親自培土修整。鄰居高世遠對他說:“小松樹確實很茂盛可愛,只是永遠不能做棟樑之材!”孫綽回應說:“楓樹、柳樹就算長到合抱那麼粗,又能派什麼用場呢?”本幅正是描寫孫綽斜臥於松下淡然瀟灑之態。
按照畫中之辛巳紀年,正是張大千再次啟程前往敦煌前後。畫中高士衣紋流暢,賦色濃麗,開面已有四十年代典型的雍容典雅之態,與三十年代清新飄逸的風格不同,顯然已經受到敦煌藝術之影響,開始邁入從早年進至盛年的重大轉變時期。
按照畫中之辛巳紀年,正是張大千再次啟程前往敦煌前後。畫中高士衣紋流暢,賦色濃麗,開面已有四十年代典型的雍容典雅之態,與三十年代清新飄逸的風格不同,顯然已經受到敦煌藝術之影響,開始邁入從早年進至盛年的重大轉變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