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DAQIAN (1899-1983)
香港私人收藏 (LOTS 1107-1112)
張大千

孫綽像

細節
張大千
孫綽像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四一年作
101.5 x 39.6 cm. (40 x 15 5⁄8 in.)
題識:孫綽賦《遂初》,築室畎川,自言見止足之分。齋前種一株松,恒手自壅治之。高世遠時亦鄰居, 語孫曰:“松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永無棟樑用 耳!”孫曰:“楓柳雖合抱,亦何所施?”辛巳(1941年)春日,大千居士爰。
鈐印:蜀人張爰、大千
更多詳情
本輯推出香港私人收藏張大千早年作品六幅。藏家家族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於滬上經商,有心購藏名家書畫,以抵禦通脹及政局動蕩。1949年後來港,將部分藏品一併攜來,精心保存超過半個世紀,其中最為矚目的乃一批創作於三、四十年代之張大千早期山水人物作品。
張大千生涯早期勤奮多思,一方面臨習古人,尤以石濤八大為 重,另一方面廣游天下,名山大川皆入畫中,本輯作品皆為最佳例證。《孫綽像》(編號1108)構思來自世說新語,書法有石濤意味;《高士書童》(編號1109) 師法新羅山人。多件山水乃雲遊寫生之作,包括樊川杜曲,北嶽華山,南嶽恆山,無一不足,其中《樊川杜曲》(編號1107)一作更巧妙借思趙孟頫曠世名作《鵲華秋色圖》。諸作並出,萬千氣象,蔚然一堂。

榮譽呈獻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Vice President, Head of Department, Chinese Paintings

拍品專文

孫綽(314—371),字興公,太原中都人,東晉士族中頗有影響的玄言詩作者。本幅《孫綽像》畫題取自《世說新語》。孫綽曾著《遂初賦》表達志向,定居畎川,自言明白了安分知足的本分。房前種了一棵松樹,每每親自培土修整。鄰居高世遠對他說:“小松樹確實很茂盛可愛,只是永遠不能做棟樑之材!”孫綽回應說:“楓樹、柳樹就算長到合抱那麼粗,又能派什麼用場呢?”本幅正是描寫孫綽斜臥於松下淡然瀟灑之態。
按照畫中之辛巳紀年,正是張大千再次啟程前往敦煌前後。畫中高士衣紋流暢,賦色濃麗,開面已有四十年代典型的雍容典雅之態,與三十年代清新飄逸的風格不同,顯然已經受到敦煌藝術之影響,開始邁入從早年進至盛年的重大轉變時期。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