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註:上款“則民”即鄭則民(1887-1959),祖籍廣東汕頭,為馬來西亞吉隆坡酒商。鄭氏在二戰前協助徐悲鴻奔走新馬舉辦畫展,為抗日籌款。二人交好,情同手足,因鄭則民家中排行老三,徐悲鴻稱他為“則民三哥”。鄭則民蒙徐悲鴻饋贈多幅畫作,畫作落款均有“則民三哥”四字。戰後他接任雪隆潮州會館會長,勵精圖治,讓培才學校成為雪隆最早復學的華校。同時,他也協助復興潮聯會,並為南洋大學創校會員,為南大籌募辦學經費,乃新馬地區重要的華人領袖。
本幅《春江飲馬》芳草茵茵,駿馬在春風中,悠閒地啜飲清泉,「閒逸」二字油然而生。徐悲鴻稱自己畫的都是野馬,不見馬鞍,不見韁繩,或低頭飲水或奔馳於天地,結合抗日戰爭的時代背景,徐悲鴻在畫中多少寓意了希望中國人民重獲自由的心願。此幅寫贈南洋知己,大概也寄寓“飲水思源”之意。
(關於徐悲鴻與鄭則民之交往,及鄭則民收藏徐悲鴻作品,見李鴻釗撰《鄭則民與徐悲鴻》,刊登於2018年4月22日之《汕頭日報》。)
本幅《春江飲馬》芳草茵茵,駿馬在春風中,悠閒地啜飲清泉,「閒逸」二字油然而生。徐悲鴻稱自己畫的都是野馬,不見馬鞍,不見韁繩,或低頭飲水或奔馳於天地,結合抗日戰爭的時代背景,徐悲鴻在畫中多少寓意了希望中國人民重獲自由的心願。此幅寫贈南洋知己,大概也寄寓“飲水思源”之意。
(關於徐悲鴻與鄭則民之交往,及鄭則民收藏徐悲鴻作品,見李鴻釗撰《鄭則民與徐悲鴻》,刊登於2018年4月22日之《汕頭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