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BEIHONG (1895-1953)
林維和舊藏名家書畫(拍品編號1139-1140)
徐悲鴻

春江飲馬

細節
徐悲鴻
春江飲馬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三八年作
132.5 x 53.5 cm. (52 1/8 x 21 1/8 in.)
題識:則民三哥惠教。戊寅(1938年)大暑,悲鴻。
鈐印:東海王孫
更多詳情
林維和(1924-2005),原籍福建,生於馬來西亞。祖輩早於十九世紀末自閩移居,發展橡膠種植、生產及貿易事業。林氏承祖業,活躍於當地僑界,熱心公益,且雅好文藝,大力出資支持當地交響樂團,亦資助當地藝術界發展。他因經商之故,不時往來香江、星洲等地,公務之暇,於拍賣會及畫廊致力搜購書畫,歷年所積極豐,以近現代名家之作尤精。

榮譽呈獻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Vice President, Head of Department, Chinese Paintings

拍品專文

註:上款“則民”即鄭則民(1887-1959),祖籍廣東汕頭,為馬來西亞吉隆坡酒商。鄭氏在二戰前協助徐悲鴻奔走新馬舉辦畫展,為抗日籌款。二人交好,情同手足,因鄭則民家中排行老三,徐悲鴻稱他為“則民三哥”。鄭則民蒙徐悲鴻饋贈多幅畫作,畫作落款均有“則民三哥”四字。戰後他接任雪隆潮州會館會長,勵精圖治,讓培才學校成為雪隆最早復學的華校。同時,他也協助復興潮聯會,並為南洋大學創校會員,為南大籌募辦學經費,乃新馬地區重要的華人領袖。
本幅《春江飲馬》芳草茵茵,駿馬在春風中,悠閒地啜飲清泉,「閒逸」二字油然而生。徐悲鴻稱自己畫的都是野馬,不見馬鞍,不見韁繩,或低頭飲水或奔馳於天地,結合抗日戰爭的時代背景,徐悲鴻在畫中多少寓意了希望中國人民重獲自由的心願。此幅寫贈南洋知己,大概也寄寓“飲水思源”之意。
(關於徐悲鴻與鄭則民之交往,及鄭則民收藏徐悲鴻作品,見李鴻釗撰《鄭則民與徐悲鴻》,刊登於2018年4月22日之《汕頭日報》。)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