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日本私人收藏 (編號1175)
吳昌碩等題跋
吴大澂藏秦權墨拓
細節
吳昌碩等題跋
吴大澂藏秦權墨拓
水墨紙本 立軸
112.5 x 55 cm. (44 ¼ x 21 5/8 in.)
吳昌碩題跋:
始皇御極六國失,銘權度量紀功烈,斯破大瑑作小瑑,洪鑪鑄鑿昆吾鐵,
懸鍼垂露此其祖,急就凡將勢難匹,讀書共此言無道,秦明壹猶訪吏侵蝕,
紀年廿六併天下,再十四年秦亦滅,玉璽奉上隆準公,十二金人泣秋月,
三章約後制度更,此權不用為棄物,文字奇倔製作精,好古摩挲勝碑碣,
國有興亡器長壽,金石時從土中出,中華文物高四夷,秦相尤稱大手筆,
囂囂海內證維新,古器力當保今日,平生吾有金石癖,對茲翠墨歎咄咄,
時何去訪琅琊碑,極目之興俯溟渤。
權為陶齋尚書所藏,拓手亦佳,為錄舊作。戊申(1908年)九月,吳俊卿。
鈐印:安吉吳俊昌石
欽其寶題跋:秦權。此銘凡一百字。器為吳愙齋中丞得於西安,今歸浭陽尚書。文曰: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灋度量則,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元年,制詔丞相斯、去疾,法度量,盡始皇帝為之,皆有刻辭焉。今襲號,而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殹,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刻此銘,故刻左,使毋疑。案殹字見石鼓文,或日,殹印繄之省語助辭,當屬上讀,若如俗讀,屬下句,係發聲也。左襄十四年,傳:王室之不壞,繄伯舅是賴。是也兩說,不知孰是。書為厚父仁兄世大人正譌。宣統元年歲次己酉(1909年),澹盦欽其寶。
鈐印:欽其寶印
𢁉盦題跋:壬子(1912年)初夏,宿雨方收,厚甫仁兄出示此拓,同結古用誌欣幸。湛。
鈐印:𢁉盦
顧麟士(1865-1930)題跋:愙齋先生舊藏五權,美昜、大騩二權,不可信,其石權、鐵權、鈞權文字皆精,碻為秦金無上品,此總重卅斤,即鈞權也。西津記。
鈐印:麟士大富
昭晉題跋:案考古圖錄,秦權二,各高二寸,徑寸有九分,重六兩,小於此器遠甚,銘百字,與此器正同,惟末多平昜斤三字,余觀考古圖載車宮承爥槃刻,云:重三斤八兩。以今權校之,重一斤五兩,又好共廚鼎刻,云:重九斤一兩,今重三斤六兩,然則今六兩當漢之一斤,考古圖所錄,蓋斤權也。此器據西津跋語指為鈞權,重卅斤,余意合之,今權當不過十一斤四兩,惜余未見是器,不敢所斷也。己酉(1909年)中秋昭晉為厚父仁兄屬記。
鈐印:康侯
汪開祉(1866-?)題跋:鈞權重三十斤,銘一百字,愙齋中丞得之西安,今歸浭陽尚書矣。辛亥(1911年)初夏,斷船記。
鈐印:汪開祉印
張祖廉(1873-1926)題跋:此浭陽尚書所藏秦權,最重者未加題識。淳父仁兄記於左。戊申(1908年)八月,祖廉。
鈐印:張
俞宗海(1847-1930)題跋:宣統紀元,歲次己酉春壬正月,古婁俞宗海觀於吳門庽齋。
鈐印:宗海長壽
俞陛雲(1868-1950)題跋:祖龍久宓驪山骨,牧火下燭三泉窟。頑鐵翻能勁不磨,黝然深作秦灰黑。句奇語重字橫崛,暴主能文亦殊絕。盡一權衡馭八方,霸術精嚴管商匹。匋齋嗜古富搜討,厚父得之殊可寶。書堂夜靜生寒芒,不數邈書與章草。卻憶琅琊百尺臺,防胡心事至今哀。蒼茫金鐵神州夢,怊悵梟雄絕世才。厚父仁兄大人雅令,即希教正,宣統紀元(1909年)孟冬既望,階青弟俞陛雲題。
鈐印:戊戌探花
沈同瑞題跋:祖龍並六國,天下稱混一,權衡操自帝皇手,人民乃知畏威而懷德其物,流傳到今朝,識者共許以為寶,籲嗟乎,秦之即亡,罪不在始皇,乃在於二世,二世權歸臣下手,轉眼宗廟不血食,權假權用另意深,不過作今之世界之棒喝。厚甫仁兄世姻大人屬題即請正之。宣統庚戌(1910年)十有一月。弟沈同瑞呵凍。
鈐印:我書意造本無法
鑑藏印:匋齋考藏金石刻辭記
註:鑑藏印“匋齋考藏金石刻辭記”屬端方(1861-1911),字午橋,號匋齋,清末政治家、金石學家、收藏家,著有《匋齋吉金錄》。
吴大澂藏秦權墨拓
水墨紙本 立軸
112.5 x 55 cm. (44 ¼ x 21 5/8 in.)
吳昌碩題跋:
始皇御極六國失,銘權度量紀功烈,斯破大瑑作小瑑,洪鑪鑄鑿昆吾鐵,
懸鍼垂露此其祖,急就凡將勢難匹,讀書共此言無道,秦明壹猶訪吏侵蝕,
紀年廿六併天下,再十四年秦亦滅,玉璽奉上隆準公,十二金人泣秋月,
三章約後制度更,此權不用為棄物,文字奇倔製作精,好古摩挲勝碑碣,
國有興亡器長壽,金石時從土中出,中華文物高四夷,秦相尤稱大手筆,
囂囂海內證維新,古器力當保今日,平生吾有金石癖,對茲翠墨歎咄咄,
時何去訪琅琊碑,極目之興俯溟渤。
權為陶齋尚書所藏,拓手亦佳,為錄舊作。戊申(1908年)九月,吳俊卿。
鈐印:安吉吳俊昌石
欽其寶題跋:秦權。此銘凡一百字。器為吳愙齋中丞得於西安,今歸浭陽尚書。文曰: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灋度量則,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元年,制詔丞相斯、去疾,法度量,盡始皇帝為之,皆有刻辭焉。今襲號,而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殹,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刻此銘,故刻左,使毋疑。案殹字見石鼓文,或日,殹印繄之省語助辭,當屬上讀,若如俗讀,屬下句,係發聲也。左襄十四年,傳:王室之不壞,繄伯舅是賴。是也兩說,不知孰是。書為厚父仁兄世大人正譌。宣統元年歲次己酉(1909年),澹盦欽其寶。
鈐印:欽其寶印
𢁉盦題跋:壬子(1912年)初夏,宿雨方收,厚甫仁兄出示此拓,同結古用誌欣幸。湛。
鈐印:𢁉盦
顧麟士(1865-1930)題跋:愙齋先生舊藏五權,美昜、大騩二權,不可信,其石權、鐵權、鈞權文字皆精,碻為秦金無上品,此總重卅斤,即鈞權也。西津記。
鈐印:麟士大富
昭晉題跋:案考古圖錄,秦權二,各高二寸,徑寸有九分,重六兩,小於此器遠甚,銘百字,與此器正同,惟末多平昜斤三字,余觀考古圖載車宮承爥槃刻,云:重三斤八兩。以今權校之,重一斤五兩,又好共廚鼎刻,云:重九斤一兩,今重三斤六兩,然則今六兩當漢之一斤,考古圖所錄,蓋斤權也。此器據西津跋語指為鈞權,重卅斤,余意合之,今權當不過十一斤四兩,惜余未見是器,不敢所斷也。己酉(1909年)中秋昭晉為厚父仁兄屬記。
鈐印:康侯
汪開祉(1866-?)題跋:鈞權重三十斤,銘一百字,愙齋中丞得之西安,今歸浭陽尚書矣。辛亥(1911年)初夏,斷船記。
鈐印:汪開祉印
張祖廉(1873-1926)題跋:此浭陽尚書所藏秦權,最重者未加題識。淳父仁兄記於左。戊申(1908年)八月,祖廉。
鈐印:張
俞宗海(1847-1930)題跋:宣統紀元,歲次己酉春壬正月,古婁俞宗海觀於吳門庽齋。
鈐印:宗海長壽
俞陛雲(1868-1950)題跋:祖龍久宓驪山骨,牧火下燭三泉窟。頑鐵翻能勁不磨,黝然深作秦灰黑。句奇語重字橫崛,暴主能文亦殊絕。盡一權衡馭八方,霸術精嚴管商匹。匋齋嗜古富搜討,厚父得之殊可寶。書堂夜靜生寒芒,不數邈書與章草。卻憶琅琊百尺臺,防胡心事至今哀。蒼茫金鐵神州夢,怊悵梟雄絕世才。厚父仁兄大人雅令,即希教正,宣統紀元(1909年)孟冬既望,階青弟俞陛雲題。
鈐印:戊戌探花
沈同瑞題跋:祖龍並六國,天下稱混一,權衡操自帝皇手,人民乃知畏威而懷德其物,流傳到今朝,識者共許以為寶,籲嗟乎,秦之即亡,罪不在始皇,乃在於二世,二世權歸臣下手,轉眼宗廟不血食,權假權用另意深,不過作今之世界之棒喝。厚甫仁兄世姻大人屬題即請正之。宣統庚戌(1910年)十有一月。弟沈同瑞呵凍。
鈐印:我書意造本無法
鑑藏印:匋齋考藏金石刻辭記
註:鑑藏印“匋齋考藏金石刻辭記”屬端方(1861-1911),字午橋,號匋齋,清末政治家、金石學家、收藏家,著有《匋齋吉金錄》。
出版
《吳昌碩金石書畫集》上,江西美術出版社,2015年2月,第260-261頁。
《日本珍藏清代金石名家書畫印石篆刻及明磁展》,三圭社,東京,2020年,第112-113頁,圖版51。
《日本珍藏清代金石名家書畫印石篆刻及明磁展》,三圭社,東京,2020年,第112-113頁,圖版51。
展覽
東京銀座畫廊美術館,“日本珍藏清代金石名家書畫印石篆刻及明磁展”,2020年3月3-7日。
榮譽呈獻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Vice President, Head of Department, Chinese Paintings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