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 WOU-KI (ZHAO WUJI, FRANCE/CHINA, 1920-2013)
歐洲重要私人收藏
趙無極 (法國/中國, 1920-2013)

28.02.67

細節
趙無極
趙無極 (法國/中國, 1920-2013)
28.02.67
油彩 畫布
89 x 116 cm. (35 x 45 5/8 in.)
1967年作
款識:無極ZAO (右下);ZAO WOU-KI 28.2.67. ne vernis pas (畫背)
來源
法國 巴黎 法蘭西畫廊
法國 私人收藏
此作品已登記在趙無極基金會之文獻庫,並將收錄於弗朗索瓦.馬凱及揚.亨德根正籌備編纂的《趙無極作品編年集》(資料由趙無極基金會提供 )
出版
1978年《趙無極》尚.雷瑪利著 佛朗索瓦.馬克 文獻 研究 Editions Cercle d'Art 巴黎 法國 及 Ediciones Polígrafa巴塞隆納 西班牙 (黑白圖版,第385圖,第332頁)
1988年《趙無極 1955-1988》(展覽圖錄) 艾德 巴黎 法國 (黑白圖版,第14頁)
展覽
1985年 「50年代」 距离科德利埃修道院 沙托魯 法國
1985年 聖納澤爾市立美書館-畫廊 聖納澤爾 法國
1988年「趙無極 1955-1988」艾德 巴黎 法國
1988-1989「趙無極 1955-1988」梅斯市立美術館 梅斯 法國

拍品專文

「在中文裡,『山水』就代表風景,而我寧可用『自然』,他所喚起的世界更遼闊︰多重空間的交錯造成一個宇宙層次,空氣和風的呼吸在其中流動。」
-趙無極

《28.02.67》(拍品編號65)是趙無極1960年代一件精美絕倫的作品。在這幅繪畫中,畫作的張力從構圖中心點向外擴張,朦朧半透的白色與綠色刷長線條交互相間,加上強烈、精準的深棕色筆觸,使得整張作品充滿了能量的脈動。人們可以很容易想像藝術家在工作室中,將其充滿激情的作畫姿態轉換到了畫布上。

對趙無極而言,1960年代後半期是一段痛苦的時期,因為他的第二任妻子陳美琴受到憂鬱症的發作而感到痛苦。趙無極無怨無悔的給予妻子無條件的支持,使得他連續許久都無法作畫。雖然他在巴黎早期的作品完全摒棄運用水墨及書法技巧,但是自從1957年從日本及香港歸來之後,他逐漸將水墨及書法元素融合到其作品之中。在中國時因受到祖父的教誨與薰陶,水墨與書法的藝術性早已深深烙在他的手法之中,水墨對他而言已經無法構成挑戰。同時,為了堅決不讓自己被認定是中國畫家,在他到達巴黎之後,趙無極幾乎完全以油畫作畫。但是在他創作《28.02.67》時,因為妻子美琴的疾病,他的心情猶如雲霄飛車般的起伏不定。由於這個原因,他需要回歸到令他感到舒心的水墨媒材,以及將它作為一種練習。

在1960年代,趙無極開始有意識的從過去累積到此時的知識及技巧汲取靈感,並藉此創造出獨特的圖像語言,此時的作品傳遞了他對自己的一種無畏的探索。當他到達巴黎時,趙無極想要欣賞舊時歐洲大師作品的慾望帶領他到了羅浮宮。在此,他終於可以親眼目睹德拉克拉瓦、安格爾、傑利柯、拉斐爾、以及達文西的真跡。之前在中國時舊雜誌上看到的黑白作品,至此終於真實呈現,讓他可以完全領略如何巧妙運用油墨在畫布上創造出透視、景深、以及光線的種種奧妙。趙無極不但將圍繞於蒙帕納斯蓬勃發展的巴黎藝術景象完美的融入其藝術中,在蒙帕納斯,他也發現受二次大戰影響而產生的藝術創作新準則。

到了1967年,趙無極的藝術表現已進臻成熟巔峰狀態,創造出他稱之為「無形」繪畫形式:他如夢般的抽象山水,透過了氣韻的流動與光影,引領觀者來到介於現實之間、一個如夢似幻的和諧空間。在之前十年紐約的旅程中,因為見識到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情景,以及逐漸接觸到如弗朗茲·克林因、馬克.羅斯科、傑克遜.波洛克等畫家的作品,一種自由情懷油然而生,讓他想要挑戰傳統規範的界線。這份嶄新的自信,顛覆了他先前對想像力的認知,並且無疑的將他向上提升,使他超越任何文化認同的界線。

《28.02.67》是他1960藝術年代作品的經典代表之作:他獨特運用綠色、棕色、以及白色等鮮明色彩,完整體現出他在這十年初期時新發現的藝術語言。層層堆疊的半透明白色與綠色線條,成畫面的上下兩沿主要的橫向構圖。他用淺淡的棕色筆觸令畫面產生無窮張力,有如萬有引力般,既精確無誤,又快速、自信。雖然他是用油畫形式作畫,觀者卻不難在構圖的處理上窺見他深厚的中國傳統繪畫技巧:他那輕柔的筆觸沉潛於畫布中心,為整個畫面帶來無窮深度。他既隨興卻又收斂的書寫架式,化作生動活潑的線條流動於畫面之上。在中國山水中,藝術家多以多層線條的書法形式表現山景,從而將自然風景抽象化,此種手法不禁令人聯想到蒙德里安早期的作品。而當中透過水平和對角線方向、從焦點同時傾瀉而出的能量,則與特納的作品特色頗為相近。

作品《28.02.67》讓觀者得以觀賞一個正負空間、真實與抽象、實與虛的奇妙關係。中國傳統繪畫與十九世紀繪畫的元素,以及抽象的現代概念,全部匯流於此作這片獨特的空間。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融藝(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