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
黎谱
靛蓝瓷碗
水墨 绢本
1930年作
签名:黎谱;Le Pho
来源
现藏家祖父于巴黎直接购自艺术家本人 现藏家于 1980年继承所得

登入
浏览状况报告

拍品专文

不论就历史、知性或艺术性而言,《靛蓝瓷碗》为越南画家黎谱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作品。这件充满越南风情,是河内美术学院最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品。 黎谱于1930年完成此作,作为河内美术学院首批学生,与阮潘正和佩雷同届毕业。法国人Victor Tardieu (1870-1937)于1924年创办该学院,在其荫庇下,学院成为了这位年轻、充满热情画家的摇篮。黎谱的绘画技巧深受赏识,于是Tardieu 挑选了他成为其助手,协助他1931年在巴黎举办的殖民地艺术展览。越南最重要的报章“L'Indochine”则形容他为「一位真正的画家」(L'Indochine, 1930年2月5日)。他的构图,或是他对画面卓越效果的追求,不论是布面油画、油漆混合布面油画(不过他很少采用这种物料,因为他本身对油漆布面过敏),水粉画及丝质水墨画,全部都大获好评。 一幅大师之作;一个爱情故事 《靛蓝瓷碗》,这件大师代表作:一位年轻女子独自在茶艺沙龙的姿态,让观者联想到黎氏的后期作品,《穿白衣的年轻女子》(香港佳士得2010年11月 作品编号 1579) 于1931 – 1932年期间完成。两幅画作之间的共通点非常明显:作品主角同样拥有鹅蛋脸、幼细眼眉及修长体态,穿上一模一样的白色宽袖奥黛(越式旗袍)及传统越北东奇尼人的头巾,后面也是同样的净色、毫不花巧的背景。甚至连艺术家的印鉴和签名也是非常相似的。可是两幅画也有不同之处:在《靛蓝瓷碗》中,年轻女子在当时的河内典型的室内环境下以站立的姿态,站在自己充满中国风格的茶艺沙龙。抬面铺了一块印花的丝质抬布,上面就摆放着画作取名的中国蓝瓷碗,在一旁的是一张摇椅和漆面家具。《穿白衣的年轻女子》不同的地方,为艺术家是以镜子倒影的角度来绘画,女子的脸向右而非向左,而且微微靠着一个彩色的垫子,没有任何代表社会地位或传统的装饰与符号。黎谱将她从传统社会环境的枷锁释放出来,这个转变的原因可在黎谱的个人生平中略知一二。 2001年,与这位艺术家的对话中,黎谱表示当他年轻时,曾与一位在河内的年轻女子相恋。有一天,他打算向那女子的父亲提亲。黎谱回忆这段无疾而终的恋情,是因为他被认为不够尊重那位女子的父亲而受到拒绝。而那年轻女子就没有再见过黎谱了。此后这位河内的中产阶层的女子,就只穿白色衣服,可能以此来祭奠失去挚爱的伤痛。 黎谱在1930年画下这幅缅怀他至爱的作品《靛蓝瓷碗》,其中描绘的女主角是个传统女子:一个中产家庭的女儿,受其社会地位的陈俗制约使她不得不放弃这段恋情。1931到32年,《穿白衣的年轻女子》中的人像画,就像超越了时空,「白衣女子」已成为一个更理想的女性形象: 轻松、摆脱了其传统身份的桎梏。 捕捉旧河内文化 《靛蓝瓷碗》为黎谱艺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亦是20世初代表越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作。黎谱于1937年在法国定居后,他在丝布上绘画越南女子的纯熟技巧更为精进,类似画作的周围环境变得更理想化:是黎谱对已离开的乌托邦式越南的缅怀和想念。园景或在窗边及露台旁边、头发飘扬的女子成为黎谱作品的主要主题。有别于后期作品, 1930年的 《靛蓝瓷碗》记录着他的真实生活,当时黎谱仍然居于河内,也未开始其罗曼史。画作仔细地刻划出当时河内富裕家庭的室内环境,即使像《靛蓝瓷碗》的瓷器的细节也被描绘出来,无形中记录了当时河内社会的生活形态。画中的女子穿着时髦而庄重、根据当时女性的衣着礼仪,披肩优雅地垂到她的手肘,她的头发整齐地裹在东奇尼式的头巾里。自黎谱移民法国后,在其作品中就再未见到如此深刻细致的文化内容。《靛蓝瓷碗》不只是一幅艺术杰作,更是记录越南历史的一件重要文物。 香港佳士得鸣谢Jean-Francois Hubert,越南艺术资深顾问,提供此作品目录撰文

更多来自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晚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