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YU
法国家族收藏
大茅屋学院内的模特儿

常玉

细节
常玉
大茅屋学院内的模特儿
综合媒材 画布
约1930年代作
亨利.皮尔.候谢之记录卷标贴于画布框背
来源
法国 巴黎 亨利.皮尔.候谢 法国 巴黎 尚.克劳德.希耶戴 现藏者直接购自上述藏家
出版
Rita I-Wong (ed.), The Li Ching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Sanyu Catalogue Raisonné: Oil Paintings Volume II, Taipei, Taiwan, 2011 (documented, p. 178).

登入
浏览状况报告

拍品专文

常玉于巴黎习画的大茅屋学院(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是20世纪初期对严谨「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的反动,开启了独立艺术的可能性(常玉曾数度入选独立沙龙展Salon des Indépendants)。巴黎画派(École de Paris)更成就于此一自由开放的环境,约在1900至1940年间活跃于巴黎的非法国籍艺术家,包含毕加索、莫迪里亚尼,与法国艺术家马蒂斯等人,共同搭建起巴黎作为世界艺术中心的舞台,直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艺术中心移转至纽约为止。常玉不仅曾严正反对庞熏琹注册正规美术学院课程,更于1945年初,在〈巴黎人报〉(Le Parisien libéré, 现为Le Parisien)发表《一位中国画家对毕加索的看法》(Reflections of a Chinese Painter on Picasso)一文,认为毕加索「将我们带离学院绘画的时代,与保守主义对抗,引领我们前往全新的道路。…如果林布兰生于现在,我确信他不会作出像当时所作的绘画。绘画必须前进,就像时尚一样。今日你不会去服装设计师那订制一套林布兰时代的装束。毕加索的解构仅是第一步。」自由的创作环境综合常玉的进步史观,使他在西方现代主义思维之下,跨越了解构而迈向极简与抽象。 1921年常玉初抵巴黎,后赴柏林造访徐悲鸿、蒋碧薇夫妇,1923年返回巴黎后开始习画于大茅屋学院,直至1966年过世为止。大茅屋学院位于蒙帕纳斯大道(Boulevard du Montparnasse)旁的大茅屋街14号(14 Ru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曾停留于此的艺术家包括1922年从瑞士抵达法国的杰可梅第,与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等,皆成为20世纪极具创造力的前卫艺术家。1920年代的蒙帕纳斯是艺文荟萃的艺术家聚集地,常玉经常流连于周边的咖啡馆,观察往来行人与咖啡馆宾客而绘制速写;而大茅屋学院则成为他观察人体与绘制裸体画重要的启蒙地,影响了日后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裸女主题。 在《大茅屋学院的模特儿》,我们与前景的观者和速写者共同成为模特儿的观看者,像是借用了常玉的视角而置身1920年代的大茅屋画室。常玉曾为此画绘制草稿,现存的常玉油画更少见如此复杂的构图。画室中景仰躺的模特儿高抬双腿,似乎暗示着「腿」才是这里的主角,一如徐志摩1931年寄予刘海粟信中形容常玉所画的「宇宙大腿」,展现了常玉此时期对描绘裸女腿部的着重。整体画面以墨线般的线条为主,线条在浓淡、粗细、虚实、轻重、与刚柔之间,表现了常玉在技法上的充分掌握,一方面反映自他对中国书法的娴熟;而在大量留白之外,辅以渲染淡墨般的色调及阴影,则反映1920年代以炭笔晕染创造阴影的时代风格。常玉曾说明他的艺术是不停地追寻完美的线条,从早期的纸上速写,到1929年后的油彩绘画,皆显见他擅长以线条勾勒物象轮廓。《大茅屋学院的模特儿》草稿完成于1929年左右,正是常玉在侯谢鼓励下开始尝试油画之时。《大茅屋学院的模特儿》或许是常玉试图以油彩体现速写水墨线条的最好例证,线条快速成形不容修改,在笔触的干湿互用之间,成功地捕捉了室内的空间氛围,更带有一种生动的实时性。

更多来自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晚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