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后,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了若干不稳定因素。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于1992年初先后赴武汉等地南巡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局势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的「讲话」。武汉作为邓小平的南巡首站,曾经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曾梵志,也一定切身感受着周遭的急剧变化。
为了实现更大的艺术理想,已通过「协和医院」等系列作品在当时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得到艺评家厉栗宪庭肯定的曾梵志,1993年孤身一人来到北京。作品《面具系列:第三号》(Lot 51)创作于艺术家来到北京的第二年,处于八五计划时期的中国(即1991-1995年),正以12%的GDP平均增长率极速发展。而北京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发生着更加急剧的变化。「来北京还是挺孤独的,没有人跟你说话」,在一次采访中,内向且不善于语言沟通的曾梵志说道。艺术家当时在新的环境中不仅需要面对人际的陌生,更多需要面对伴随经济急速发展而如潮水般涌来的大众流行文化,这种粗犷的文化迅速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并营造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快速消费社会氛围。在这样令人焦虑和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绘画,曾梵志选择了让其作品中的人物戴上「面具」,以一种自我保护来对抗大变革时代中的不安与浮躁。「面具」系列作品,是曾梵志个人经历的有感而发,也是艺术家透过极强个人标识性方式,来对社会特定文化现象的呼应。正因如此,「面具」系列作品继曾梵志早期作品之后,再次得到了学术和市场的双重认可。
源自德国表现主义和弗朗西斯.培根的表现性绘画语言,在继「肉」系列、「协和医院」等系列作品之后,继续影响着「面具」系列。在《面具系列:第三号》中,艺术家虚构了一个中国所谓上流社会生活场景。侧身站立、穿着两件套西装的两位男主人公,透过聚光灯式的焦点构图,营造出非常戏剧化的张力。两位人物带着面具,得意地双手插兜站在画面中央,仿佛是为某种成功而留影见证。但这两位相互靠近的人物,在通过衣着与身体语言展现出他们膨胀的自信心同时,又以彼此间的「面具」流露出怪异的不信任感与疏远。艺术家采用了强烈的光影来塑造衣着的立体感,同时用一种医学解剖的残酷方式对人物的肌肉进行了极其有限的表达。艺术家在画面中传达出一种极其焦虑的主体存在感,并以一种反讽的手法折射出现代都市生活的浮夸和故作姿态,同时隐秘地流露出一种源自艺术家内心深深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