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严培明对待任何政治人物、宗教领袖、明星以至罪犯并无二致,都是在特大号画布的简约背景上,用黑色或红色以轻松宽阔的笔触仅仅绘出他们的脸,并在关键之处施以白色,过剩的油彩在表面上滴下来,不避讳地揭露肖像的人工性,但此举却没有减低对象的实时识别度和庄严感。
严培明在此描绘的是中国共产党主席,也是现代中国的开创人─毛泽东,一个对中国人民意识有着深厚影响的人物。虽然艺术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也曾经画过宣传画,但他从来对政治不感兴趣而只喜欢绘画人像。严培明在1980年移民到法国好一段时间后才继续绘画毛泽东,这个做法大概能在异乡为他带来一点亲切。对于利用了毛像,他说:「没有人知道谁是严培明,但所有人都知道谁是毛泽东。」之后,他就凭借那些巨大而触目的毛泽东像在欧洲备受关注。
人像的巨大化格式和题材延续了歌颂领导人及其政治理想的共产党传统。严培明选择单一的颜色因为它们「简单」和「直接」,令人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题材上。观者很容易把红色和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但严培明经常主张他用红色是因为它在中国代表了快乐和吉祥。粗野至差不多到抽象地步的笔法,则是对社会主义写实画风的抗争。作为第一批从离开中国到达法国的当代艺术家,他长期浸淫在西方的绘画传统中,特别欣赏戈雅那些深沉动人的人像,还有莫奈和德.库宁的轻快笔触。
作品的题目进一步削弱了歌功颂德的概念,提醒观众这不过是另一张官式化的人像,有如护照或罪犯照片一般。严培明强调人类很容易将所有事物简化成为符号,这些符号若被使用得当即能推广一些意念,甚至能激励整个国家。所以,平凡与不凡、名流与无名氏均只是一线之差。作为造像者与偶像破坏者,严培明不经意地对艺术家的角色提出有趣的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