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
钟泗宾
大自然的启示
油彩 画布 (三联作)
1963年作
款识:泗宾 (右下)
来源
英国 伦敦 瑞德弗恩画廊 原藏者购自上述画廊 美国 私人收藏 现藏者于1980年代购自上述收藏 美国 私人收藏
出版
1963年《钟泗宾》瑞德弗恩画廊 伦敦 英国 (无页数,目录编号1)
展览
1963年4月23日-5月17日「钟泗宾」瑞德弗恩画廊 伦敦 英国 (目录编号19)

登入
浏览状况报告

拍品专文

作为第一代移居新加坡的中国艺术家之一,钟泗宾与新加坡艺术中「南洋画派」的关系可谓根深蒂固。他的艺术事业经历无数改变,风格上由实验过渡至传统,主体上由浓厚本地色彩过渡至优雅抽象。 1917年于中国厦门出生的钟泗宾,在厦门艺术学院接受正统艺术教育。他在该校研习传统中国水墨画后,再到上海清华美术学院深造,并受到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熏陶。他充分意识到当时中国艺术正脱离传统,投入现代主义新世界的转变。这不独反映了20世纪中叶中国当代社会及政治趋向,也反映了透过彩碟、金属版画和艺术书等由移居海外中国艺术家邮寄回国的物品渗透的西方艺术影响。钟泗宾培养出对不同画派的感悟:野兽派的颜色理论、马谛斯的现代主义(及后逐渐演变成毕加索和布拉克支流)、康定斯基拥戴的色块连结论、到罗斯柯的抽象表现主义等。 在1946年抵达新加坡后,钟泗宾在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一带延续现代中国艺术运动。他联同友侪陈宗瑞、刘康、陈文希等人,共同创立了南洋画派:一个以融合传统中国艺术形式及西方艺术现代发展,并以东南亚的生动描述为主体的画派。 及至1960年代初期,钟泗宾的艺术成就已广受赞赏,他不单获邀前往欧洲,更曾在英国及德国创作、展出作品。这趟巡回展覧期间,他培养出中西合壁的抽象画风,至今仍广受世界各地观众欣赏,所以,在钟泗宾的艺术事业进程中,这段时期被称为「欧洲时期」或是「伦敦时期」。在这段时期的作品呈现出相近的美学标准:透彻抽象、以鲜红、深红或黄色为背景的风景,加上情感澎湃、纵横交错、以书法笔触展现的黑色、蓝色和红色。钟泗宾钟情天地相接、日出日落的画面,以象征生命、生活的循环。 1963年,位于伦敦Cork Street,举世知名的Redfern画廊为两位旅居海外而又崭露头角的中国艺术家举行展覧。钟泗宾的个展展期由4月23日至5月17日止;赵无极的则由10月29日至11月29日止。对钟泗宾而言,1962年3月在伦敦庞德街Fost & Reed画廊的首个个展,至同年11月在慕尼黑Schoninger画廊的第二个个展,均空前成功,而在Redfern画廊的个人展覧则是整个欧洲巡回累积成果的展现。 1963年创作的《大自然的启示》(Lot 13) 正是Redfern Gallery展覧里的标题作品。由它在展覧目录占的的开首位置,我们已可推测到,艺术家和观众一致认为这幅伟大的三板画作非常杰出,完全代表了钟泗宾对美学的极致追求。《大自然的启示》成功地在单一作品中达到不同的艺术成就:它结合特色的书法笔触和浓烈东方美学色彩,重塑经典中国山水画;同时亦混合了充满活力的选色、厚重具层次的油彩和简化的视觉主体等西方现代主义元素。 这种描画壮阔大自然景象的意向令钟泗宾与先辈之间的共鸣变得更为紧密。这种关联可远塑至写作专门论文《林泉高致》指导山水画技法的北宋画家郭熙。他摒除透视画法的限制,改以整体融合的角度绘画山水,这种以整体描绘歌颂大自然的画法叫人叹为观止。这种画风为短暂的人生下脚注,并让观者自省深思。某程度上,郭熙的著作包含了十二世纪的现代主义 – 一种超越当时写实、有限的画面。钟泗宾透过《大自然的启示》完美地令叫历史悠久的山水画传统复苏,既不受视角束缚,也不受模仿影响,他成功把中国山水画准则和西方抽象技法融合,呈现合一的视觉效果,冲破绘画常规并创作出精彩绝伦、感情澎湃而又充满力量的画面。

更多来自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夜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