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在香港1940年代艺坛,余本积极与李秉、陈福善推动当地西洋美术创作及画展,并投身美术教育以培育后进,对于香港现代艺术开创发展上的贡献斐然,博得了香港画坛「三剑侠」的美誉。余早年为维持家计,十三岁便离乡背井,远赴加拿大半工半读。1928年考入艺术学校,先后在费兹杰罗及麦唐诺的指导下,接受法、英制度的学院训练,研习西方古典写实技法。他于一九三五年离开加拿大,定居香港。当他刚迁居香港时,正值抗日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局中,文化艺术发展未兴,余本开设画室以继续创作并同时授徒,即使环境困顿,也从未间断作画。在这段时期,他忠实记录了1940至1950年代香港的旧日情貌,将中国南方独特的人文与地方色彩,尽收于作品之中。
艺术家林诠居在《余本作品及文献辑》的序文里,曾评论到余本在创作中显露出高度「油画民族化」的自觉与企图心。当余氏从海外归来,以艺术家的角度,面对中国当下的社会变迁,思索的是如何将他在西方习得的技法,和自己民族的精神与艺术结合,创作出极富时代感又具东方风格的油画艺术。这样的思考,成为他创作的动力核心,驱使他去找寻最适切的题材入画。余本在1937年受徐悲鸿之邀前往桂林写生,在漓江岸旁见到终日与激流奋力搏斗的纤夫,他们在劳动中展现出坚忍强韧的生命力,深刻触动了他,因而创作出一系列以描写农民与渔民生活点滴为题的作品。
《去田间》(Lot 25)创作于1938年,艺术家运用刚健的笔调、几近粗犷的线条、浓重沉着的色彩,描绘中体格健硕的农夫青年引领着水牛,精神抖擞地朝田间迈向一天辛勤工作的开始。余本刻意描绘将水牛的躯颈放低,作势向画面右下方前进,明暗对比显著的背脊,以45度角切分水牛偌大的身躯,串连上如新月般的牛角,巧妙形成一个箭头的指向,为整幅画制造出重量感和视觉动态。此外,艺术家以结实的几何切面,摹写着农夫身后的地面、后景中河畔的村舍以及远方山脉,呈现出和谐理性的构图安排以及厚实的体积感,十分近似塞尚及后期印象派的风格(图1)。而明快的笔触,简化调和了背景,并突显出前景主体,完全展现青年与水牛因劳动而锻炼出的坚实体魄。天空清朗斑斓的云彩,从背景中央后方涌出,并在云间缝隙渗透出日光的亮度,为画面注入如浪漫主义画派中常见的戏剧性光暗处理及律动感,由此可看出余本对于德拉克洛瓦的倾慕(图2)。画面整体弥漫中国水墨画般的田园诗意,而透过微仰的视角,更营造了农民在平凡中所展现出坚毅、宏伟的气势。其实余本早在1935年初返香港时,即以相似的构图创作了描写农人与耕牛踏上日暮归途的《晚归》(图3),以较为浓沉、单一的色调,倾诉着归国游子对于乡土养育之恩的感念,在艺坛获得高度的评价;然相较于这件前期之作,1938年创作的《去田间》饱满却不充塞的构图中,农民与水牛形象里朴质、坚毅的旺盛生命力依旧,而在色彩应用与结构层次的铺陈上,则显得更加成熟、洗炼,尽现余本融合中西精神与技法的高度企图心与功力,也可见他在相同题材上的反复锤炼及细腻推敲,并倾注强烈的时代情感。1996年底,香港文化中心与广东画院联合举办了「香港文化」系列展览,当时特别选入余本这件重要作品,为香港在1930年代的艺术发展写下最佳的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