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g Fanzhi (b. 1964)
This Lot has been sourced from overseas. When au… 显示更多
曾梵志

无题06-3

细节
曾梵志
无题06-3
油彩 画布 (三联作)
2006年作
签名:曾梵志 2006 Zeng Fanzhi (右下)
来源
出版
2007年 《曾梵志 1989 – 2007》现代画廊 首尔 韩国(图版,第30页) 2010年《Zeng Fanzhi: Every Mark Its Mask》Hatje Cantz Verlag Ostfildern 德国 (图版,第160-161页)
展览
2007年 3月7日-25日 「 曾梵志 1989 – 2007」 现代画廊 首尔 韩国
注意事项
This Lot has been sourced from overseas. When auctioned, such property will remain under “bond” with the applicable import customs duties and taxes being deferred unless and until the property is brought into free circulation in the PRC. Prospective buyers are reminded that after paying for such lots in full and cleared funds, if they wish to import the lots into the PRC, they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and will have to pay the applicable import customs duties and taxes. The rates of import customs duty and tax are based on the value of the goods and the relevant customs regula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in force at the time of import.

拍品专文

曾梵志艺术风格的演变来自于他内心的转折。自2000年起,艺术家进入新的创作阶段,开始利用独特的“乱笔”技法,通过重迭交错的纷乱线条,勾勒出树木和枯枝层层迭加所构成的纵深网状结构,为画面营造出中国高古美学中 “寒林古木” 的美学概念。 “乱笔”以油画技法为本,却能体现中国书法水墨线条的意趣,艺术家在看似杂乱无章的笔法中,利用油彩的良好延展性,赶在油彩干结前,快速肆意地在湿润色块中勾勒出苍劲的枝条,展现崭新的视觉脉络。其笔法中透露的自由放松姿态,与中国文人绘画中,“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的情怀不谋而合 。亦颇有北宋三大家之董源同样用草笔所绘画的山水画之神韵:“近观则不成物形,远观则景物粲然”,从而令观者“幽情远思,如睹异境”。用黝黑色油彩所勾勒成的藤蔓轮廓与纠缠的枝架,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延伸,和观者所在的空间毗连相接。游曳于丛林间的红线,犹如在凌寒独自开的梅花,赋予画面勃勃生机与跳跃的视感。以刚劲线条绘画成的枝桠,凸显了大自然中顽强不息的生命力,相似于宋初画家李成于《晴峦萧寺图》中 ,以细腻稳健的笔触来体现树木的坚挺骨干, 二者皆刻画出山间的清幽静谧。 《无题06-3》中,乌云笼罩,天空晦明不定,一霎冲破在水平线之上的耀眼白光,引领观者的视觉随着颜色深浅的层次变化,逐渐延伸到薄雾上的远山之巅。被白雪皑皑覆盖的延绵山脉,透出清峻的丛林间,所散发的冷冽空灵。如梦境般的画面,让人联想到埃尓•格列柯的《托雷多风景》,从乌云密布的天空中透出富有戏剧性的光线,洒在扭动不安的山丘上,风景虽不惟妙惟肖,但神态逼真的梦幻之境,描绘的却是的艺术家心灵的故乡。 曾梵志“乱笔”下的风景皆如此,画面气势恢弘,在远透视法的表现下,无穷尽的空间得以伸展开去,使我们在繁盛茂密的枝木背后,获得一个全新的视野或一片心灵的净土,终能令一种视觉上的虚拟旅行得以实现。 仅有枯木与寒风萧瑟所构成的万径无人画面,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珀•佛里德里希通过自身沉思,而唤起创作蕴含崇高精神力量的风景画相仿。 在《无题06-3》天地悠悠的冬景中,曾梵志同样用超然物外的精神,以刻画蜇伏在严寒下的顽强植物,即将迎来预示着希望的春天。佛里德里希曾说:“当你闭上肉体的眼睛, 你就第一次能够用心灵眼睛观察你的绘画。”在不同的时空交错下,曾梵志以藏蓝色营造画面的深邃神秘感,从而观者感受到“乱笔”风景系列作品所表达的妙悟意境 ,让驻足于浩渺风景前的观者,心灵遨游于其乱笔下所构造的方寸之间。

更多来自 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