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阿杜‧都迪亚为印度最饶富盛名的当代艺术创作者。他的创作主题广泛,上自旷阔历史下至图像标记无所不包。举凡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当代照像写实主义与反艺术美学等画家的作品,都是都迪亚的创作时的灵感与资粮。知名印度诗人、艺评家与策展人Ranjit Hoskote在撰写阿杜‧都迪亚的传记时,对于他的艺术风格曾有过以下的描述:「都迪亚的作品中看得见法国实验艺术家杜象反艺术的劲道、也能一窥德国当代绘画大师李希特对油彩的热忱与坚持,最后他再将这些大师的艺术风格与印度各城市里四窜的流行艺术语汇巧妙融合,开创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创艺风格。」(2013年 R. Hoskote《阿杜‧都迪亚》新德里 印度 无页数)
比利时超写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于1934年所创作的《蹂躏》一画,作品中以裸女绘成脸庞的视觉元素,被都迪亚嫁接至他的作品当中,交织成属于自己的梦幻语呓。这幅作品是于2003年至2006年所创作、名为Saptapadi: Scenes from Marriage (regardless)的二十四幅大型作品之一。都迪亚透过这个系列作品,以幽默与别具批判性的态度检视印度的婚姻仪轨与制度。浮华夸炫且繁琐的过程以及单调乏味的典礼都是他嘲讽的主题,就连男女的婚后生活也成了他丰沛想象力所揶揄调侃的对象。在这幅画中,画家马格利特那幅令人感到不安的经典裸女脸庞被高挂在画面的左上角,成了这幅描写婚后夫妻生活画作中最引人注意的室内风景。画中的女主角则站在丈夫的身后,正鬼鬼祟祟地拔着他的头毛。只不过画中的男人早已牛山濯濯,对于妻子偷偷摸摸的行为竟也毫无觉察。画中的男女衣饰看似古拙,装扮彷佛来自上几个世纪。创作者将男女主角置身超写实作品《蹂躏》一画前,场景顿时如幻似梦境。整幅作品被表面充满光泽的质感平熨,细节的勾有如作者模仿大师之作般条理分明。只不过古典的艺术工法下却洋溢着令人玩味且莞尔的视觉激荡,美丽的画面看来像是创作者在画布上演绎的一个文化历史习题。
都迪亚活跃于国际艺坛,参展无数。重要展出包括了他于印度新德里国家现代艺术画廊首度举办的生涯中段回顾展与2008年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所发表的展览。此外,都迪亚更曾于美国皮巴迪克赛克斯博物馆、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2004年)、横滨三年展(2001年)以及伦敦的泰特现代艺术馆(2001年)展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