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 Wou-Ki (1920-2013)
境生象外‧舍形悦影 -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12.04.60

赵无极

细节
赵无极
12.04.60
油彩 画布
1960年作
款识:无极 ZAO (右下); ZAO WOU-Ki 12.04.60 (画背)
来源
亚洲私人收藏 2009年11月29日佳士得香港 编号1002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此作品已登记在赵无极基金会之文献库,并将收录于梵思娃.马凯及扬.享德根正筹备编纂的《赵无极作品编年集》(数据由赵无极基金会提供)
出版
1998年《赵无极》Yves Bonnefoy & Gérard de Cortanze着 La Difference/Enrico Navarra 巴黎 法国 (图版,第119页)

荣誉呈献

Eric Chang
Eric Chang

查阅状况报告或联络我们查询更多拍品资料

登入
浏览状况报告

拍品专文

「我彷佛面对着一片透着光亮的虚空,一片混沌却又充实的大地,一片由自由挥洒的油画技艺构筑起来的天宇,赵无极的世界就是被包孕在这片天宇之中,就是在这片大地上敞亮,给这片虚实以万有涌现的充实。」 - 许江 《12.04.60》(Lot 29) 画面底部用的是厚实大地氛围的深红褐色,浓黑线条随着力道充沛而窜动的笔势垂直往上,逐渐变成大片无形的亮橘色面,整体结构一气呵成,火光意象呼之欲出。但赵无极所要描绘的,并不单纯是物理世界中的燃烧现象,或绚烂的光色;他想捕捉的更接近纯粹的火之本质,一种由物质趋向虚无的过程,一种动态的光。《尚书》云「火曰炎上」,说明火之扬升、光明的特质,也暗喻着朝向升华与不断超越的精神自由。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亦云「宇宙是永恒的活火」,火是万物的本源,火与万物互相转化,不断更新。火是一股激情冲动的力量,也是一份凝炼的意志;此件作品展现出的正是这股灼热、极致的宇宙力量。赵无极渴望突破自己、在画布上泄注生命的心情与意志力,都深深地刻划于《12.04.60》之中。 1960 年赵无极刚搬入新的画室,空间允许他畅快地画大幅作品,也让他对创作充满了冲劲。他回顾这时期时曾写道,「我想表现动感:或迂回缠绵、或风驰电擎;我想藉对比和同一色彩的多重震颤使画布跃动起来,我要找到一个放光的中心点。我大笔挥洒,有时用画刀把颜料压进画布,像要使颜料更穿透到空间中去,在纷乱的色彩和重重架迭的笔触间,我从容自在,我还没有发觉画『空白』的高度困难,强烈的和喧嚣的对我的吸引力远过于静默。」这段自述清楚地指出了他对色彩能量的掌控,以及将动态融入平面空间的企图心。五行之中,火即为太阳,而太阳不正是宇宙中这个「放光的中心点」吗? 赵无极在《12.04.60》中展现了对自然空间的深度思索,以纯熟的抽象语言生动演绎了火元素。《12.04.60》晚霞般的橙色,如最后一道灿烂的阳光倾尽全力洒落斑驳大地;色彩和笔触在细节中碰撞交融,充满手势与情感的质感与视觉表现发散着存在的光辉,令观者心醉神迷。 赵无极从此时开始更深入地思索如何超越形式,从中国古代文字中提炼出线性元素,在画布上加以刻、磨、堆栈,将笔墨中的能量化为色彩与质地的视觉与触觉表现。创作于1960 年的《12.04.60》显然是赵无极最具实验性、创作能量最丰沛时期的经典作品,极为精彩地演示了赵无极这种神乎其技的转化。 《12.04.60》中布满画面的墨色线条近似金文中的鸟兽书(图1),这种拟仿自然的文字带有质地与强烈的装饰性,介于书写与绘画之间,同时也具有物质性,中国古代的自然美学即蕴含其中。然而这种原始印记亦可视为是超越文化差异的。当文字被拆解之后,留下的是有机而富于能量的线条;这种凿刻或铭写暗示了文化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意义与混沌之间的摩擦、冲撞与共构,揭示了存在于人类远古记忆中最深层的力量。但骚动跌宕的笔法之外,整体空间布局又合乎自然,是和谐、统一,是稳重庄严的,反映出北宋山水的广阔风格(图2)。赵无极不是直接将中国笔墨移植到抽象艺术表现形式,而是由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生命的透彻体验内化之后,所生成的直观意象。这种原生的感性可以超越媒材与绘画语言的隔阂,而达到世界性的高度。 赵无极亦在《12.04.60》中以橙色与黑褐色来暗喻两股不同势力的对立与转化;这两种相异的力量彼此交织、循环进而融合,创造出平衡和谐的空间意象,象征着一种超越东西文化隔阂的崭新秩序。此时的赵无极,在经历「克利时期」与「甲骨文时期」之后,开始展现出完整独特、深具自信的个人风格。1958 年后,赵无极直接以创作日期为题,显然绘画风格已然成熟,得以去除「名」的中介,不再需要依赖文字概念来传达意象。以日期为名,尽管乍看轻描淡写,深度阅读之下,作品本身已成了时间在线的一个感性刻痕,而与历史性有了亲密接合,彷佛对艺术家而言,创作的冲动亦是存在的渴望,有限的时间诉说的正是对永恒的追求。《12.04.60》不仅展示了赵无极无懈可击的用色与用笔,更是一首充满炽热情感而辉煌的生命之诗。

更多来自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晚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