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纳提.尤塔瑞为近年来受到广泛肯定与重视的东南亚当代艺术家之一,其作品高度展现出扣人心弦的视觉震撼力。他毕业于曼谷辛巴克恩艺术大学,于就学期间便同时钻研文艺复兴古典艺术与后现代主义理论。他的作品曾于柏林、瑞士、东南亚、台湾与中国等地展出。这位艺术家之所以在欧亚地区颇负盛名,主要是因其作品展现出的视觉冲击性与复杂性。他透过鲜明的绘画与图像语言来指涉西方艺术史,含蓄地评论泰国当代社会,并探索认同、真相、美与文化等概念。尤塔瑞透过批判性地检视绘画媒介,使其作品长期以来被视为当代东南亚艺术的批判性再现形式。「我从不认为绘画已然过时。绘画是艺术史上最古老且最有力的媒介之一。我之所以热爱绘画,是因为我能够从此种媒介中感受到它的壮丽内涵。我也持续地在我的创作生涯中学习绘画。」(2013 年,尤塔瑞接受Adeline Chia 专访时之陈述)。尤塔瑞在完成《最后的描绘》系列的两年后,绘制了《巴洛克 第三号》系列画作。此系列为各种花卉的静物画,取材自未命名的经典画作中。这些花卉成为批判性思考的主题,藉此探究仅以美感作为鉴赏艺术标准之局限。尤塔瑞的下一套系列作品《梦、希望与完美的愉悦》延续着这项主题,为其创作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于2007 年曼谷朱拉隆功大学学术资源艺术中心展出。这场展览与后续展览的主题,谨慎反思并检视成人社会现实与童年梦想抱负之间的鸿沟。就在他于2006 年完成《梦、希望与完美的愉悦》系列前不久,泰国发生军事政变。有鉴于当时的社会脉络,尤塔瑞在当时所绘制的这些作品或许可算是他对母国社会现势的评论与反思。《巴洛克 第三号》为尤塔瑞仅有的三幅大型静物花卉画作之一。阴郁的色彩与单一的色调反映出艺术家此时期作品的内省性。这也可能是他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去淡化与忽视泰国当代艺术家以民粹主义方式倡导「绘画已死」这种立论。泰国艺术似乎是以多头马车的方式发展。传统泰国艺术形式若非以具象主题来绘制宗教元素,便是偏好观念艺术与装置艺术,认为唯有业余人士才会将花卉作为绘画主题。事实上,尤塔瑞刻意放大花卉尺寸、描绘其短暂盛开的情状,是为了吸引观者,并提醒观者,绘画与艺术之中的美感与美学依然健在。「事实上,过去十四年来,我始终试图透过作品提出一项基本问题:我们是否能够透过如绘画这种传统媒介表达想法?换言之,我们在谈论绘画时,可能涉及所有事物,因为这是一个相当笼统的词汇。我欣赏过去那种需要技巧的绘画。很不幸地,我们生在一个不再重视学院技巧的时代。科技使所有事情看似非常容易。但无可否认的是,我依然非常景仰过去的画家。我们不能抹煞这些画家所获致的惊人成就。此即为我创作时的切入点。我试图在作品中同时处理新、旧议题。
( 纳提.尤塔瑞,《纳提.尤塔瑞,1991-2006 年作品调查展:Vipach Phurichanon 专访尤塔瑞,2007 年3 月,泰国曼谷》,200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