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林寿宇的《8.8.64(绘画浮雕)》,堪称其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巅峰之作,完美演绎了他对于构成与极简主义的探索与理解。整个画面仅用白色铺陈,中心偏左有一处黑色矩形浮雕元素,林寿宇通过此构图成功地营造了静谧却不失本真的视觉效果。黑与白的并置,不仅构建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彰显了六十年代新兴而独特的艺术风格——维克托·瓦萨雷里和布里奇特.莱利等艺术家践行的欧普艺术,莱利在1963年创作的《转移》就极具代表性。林寿宇通过利用浮雕元素以及对线条形状的精确把握,将绘画、雕塑和建筑最大限度地融合到了一起,把观众的关注点转移到作品的质感上。一些与他同时期的艺术家们喜欢将重心放在创作的实际过程中,以“作品的本体”代替“单纯的画面”来传达情感,如维克多·帕斯莫尔、艾格尼丝·马丁、安东尼·希尔和肯尼斯·马丁。1951年的“英国嘉年华”展览后,一股新极简主义的潮流——构成抽象美学日渐兴起,有些艺术家称之为“英国构成主义”或“极简主义”,而以肯尼斯·马丁为首的艺术家用“结构主义”来概括这一潮流,这个术语来源于美国浮雕艺术家和理论家查尔斯·毕德曼,主要用来把毕德曼的艺术风格与“俄国构成主义”区分开来。虽然这些艺术家有着不同的美学主张和艺术追求,但他们都相当重视作品的创作过程,力求推陈出新。对于这种新兴的抽象风格,维克多·帕斯莫尔说道:
“抽象艺术作品在形态上自由多变,不受束缚,同时也客观存在,可触可感。其要完满实现美学意义,应允许多种维度的艺术表达。加之,人类的感知是三维的,因此视觉艺术作品也可以用立体的物质形态呈现。如果抽象艺术家仅仅将自己局限于平面媒介,他将难以获得完满的艺术表达。”(引自洁希亚.赖卡特著《维克多.帕斯莫尔》,伦敦,1962年)
林寿宇生于台湾,先于英国萨默塞特郡的米尔菲尔德中学求学,后于五十年代前往摄政街理工学院(现威斯敏斯特大学)学习建筑。这段求学经历影响了他后期的创作,尤其是对塑料和金属的使用。他于1959年在金贝尔·斐斯画廊举办了首次个展,并自六七十年代起在欧洲参加一些极度前卫的艺术展览,如1964年在德国卡塞尔举办的《第三届卡塞尔文献展》,该次展览被视为欧洲极简主义艺术的转折点。他的艺术不仅借鉴了美国极简主义风格与唐纳德·贾德等艺术家的作品,还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东方底蕴与西方先锋艺术运动相互交融碰撞,成就了他这样一位风格独特而卓越的艺术家。
“抽象艺术作品在形态上自由多变,不受束缚,同时也客观存在,可触可感。其要完满实现美学意义,应允许多种维度的艺术表达。加之,人类的感知是三维的,因此视觉艺术作品也可以用立体的物质形态呈现。如果抽象艺术家仅仅将自己局限于平面媒介,他将难以获得完满的艺术表达。”(引自洁希亚.赖卡特著《维克多.帕斯莫尔》,伦敦,1962年)
林寿宇生于台湾,先于英国萨默塞特郡的米尔菲尔德中学求学,后于五十年代前往摄政街理工学院(现威斯敏斯特大学)学习建筑。这段求学经历影响了他后期的创作,尤其是对塑料和金属的使用。他于1959年在金贝尔·斐斯画廊举办了首次个展,并自六七十年代起在欧洲参加一些极度前卫的艺术展览,如1964年在德国卡塞尔举办的《第三届卡塞尔文献展》,该次展览被视为欧洲极简主义艺术的转折点。他的艺术不仅借鉴了美国极简主义风格与唐纳德·贾德等艺术家的作品,还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东方底蕴与西方先锋艺术运动相互交融碰撞,成就了他这样一位风格独特而卓越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