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 杜菲的画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其他人不具备杜菲汲取并反映愉悦、光感和趣味的天赋… …他与生俱来的绘画才能和纯熟的技法, 使流畅、明亮、光鲜的颜料变得又轻又透。这些都表现出他的技法和艺术感知的完美融合。” — M. 布里翁著,《劳尔· 杜菲:油画与水彩画》, 伦敦, 1958年, 第6页
劳尔·杜菲的青少年时期大多在繁忙的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度过,这座小城在杜菲早期野兽派画作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个时期的杜菲的作品受到野兽派运动的创始人亨利• 马蒂斯以及安德烈• 德兰的启发,他在创作初期已对颜色的探索颇具魄力。“ 野兽派”是由评论家路易• 瓦西奥于1905 年在巴黎参观秋季沙龙展览时命名。野兽派画作运用强烈的,极具张力的原色来探索色彩的活力和姿态。杜菲的爱国主义题材“ 法国国庆”完美地实现了这个目标,此系列作品也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主题之一,被世界各国重要美术馆珍藏,其中包括纽约现代艺术馆、巴黎蓬皮杜中心以及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等。
在1906 年夏天,艺术家阿尔伯特• 马尔凯来到勒阿弗尔与杜菲会合,两人于7 月14 日一同庆祝了法国国庆,杜菲以此为灵感并创作了一系列重要的作品,用色彩捕捉充斥整个勒阿弗尔林荫大道欢悦的节日气氛以及人们势不可挡的激动情绪。这个系列的作品体现了野兽派的精髓,也是杜菲激进的野兽派时期的最高潮。朵拉• 派瑞• 提比写到:“( 杜菲)不断重复描绘这个主题并给予画面新的活力,就像作曲家不断重复一段旋律,展示娴熟的技术,放纵旋律并将现实移形变位来平添诗韵和想象力。” (《杜菲》,纽约,1989 年,第29 至30 页)
在本幅《7 月14 日,勒阿弗尔中》, 杜菲以他酒店窗前的街景为焦点,描绘被彩旗装点的帕瓦塞大道,整条街都挂满了法国三色旗和各式各样的节庆横幅。杜菲画笔下的每面旗帜都有自己的个性,也让平日幽静的林荫大道活跃成了盛大的节庆场面。画面的前景中,两个狂欢的行人被半透的彩旗隐约遮挡,给整个画面注入了鲜明透亮的色彩和喜庆的节日气氛,重现了杜菲当天的感受。
杜菲晚年重返了这个在他早期作品中举足轻重的主题,绘制了这幅《7 月14 日在勒阿弗尔》,并为这些新作品注入了新的热情与活力。杜菲在1950 年4 月重返故地勒阿弗尔去参加一个艺术家朋友的追悼会,也许是这个经历燃起了他对那个特别夏天的回忆,于是决定重新描绘这个场景,毕竟这个时期曾为杜菲艺术的突破性进展打开了新篇章。就像一段比原本的经历更生动的回忆,杜菲的新作《7 月14日,勒阿弗尔》以一个充满光明的形态超越了旧作,并代表着艺术家本人对这个主题的致敬。
劳尔·杜菲的青少年时期大多在繁忙的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度过,这座小城在杜菲早期野兽派画作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个时期的杜菲的作品受到野兽派运动的创始人亨利• 马蒂斯以及安德烈• 德兰的启发,他在创作初期已对颜色的探索颇具魄力。“ 野兽派”是由评论家路易• 瓦西奥于1905 年在巴黎参观秋季沙龙展览时命名。野兽派画作运用强烈的,极具张力的原色来探索色彩的活力和姿态。杜菲的爱国主义题材“ 法国国庆”完美地实现了这个目标,此系列作品也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主题之一,被世界各国重要美术馆珍藏,其中包括纽约现代艺术馆、巴黎蓬皮杜中心以及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等。
在1906 年夏天,艺术家阿尔伯特• 马尔凯来到勒阿弗尔与杜菲会合,两人于7 月14 日一同庆祝了法国国庆,杜菲以此为灵感并创作了一系列重要的作品,用色彩捕捉充斥整个勒阿弗尔林荫大道欢悦的节日气氛以及人们势不可挡的激动情绪。这个系列的作品体现了野兽派的精髓,也是杜菲激进的野兽派时期的最高潮。朵拉• 派瑞• 提比写到:“( 杜菲)不断重复描绘这个主题并给予画面新的活力,就像作曲家不断重复一段旋律,展示娴熟的技术,放纵旋律并将现实移形变位来平添诗韵和想象力。” (《杜菲》,纽约,1989 年,第29 至30 页)
在本幅《7 月14 日,勒阿弗尔中》, 杜菲以他酒店窗前的街景为焦点,描绘被彩旗装点的帕瓦塞大道,整条街都挂满了法国三色旗和各式各样的节庆横幅。杜菲画笔下的每面旗帜都有自己的个性,也让平日幽静的林荫大道活跃成了盛大的节庆场面。画面的前景中,两个狂欢的行人被半透的彩旗隐约遮挡,给整个画面注入了鲜明透亮的色彩和喜庆的节日气氛,重现了杜菲当天的感受。
杜菲晚年重返了这个在他早期作品中举足轻重的主题,绘制了这幅《7 月14 日在勒阿弗尔》,并为这些新作品注入了新的热情与活力。杜菲在1950 年4 月重返故地勒阿弗尔去参加一个艺术家朋友的追悼会,也许是这个经历燃起了他对那个特别夏天的回忆,于是决定重新描绘这个场景,毕竟这个时期曾为杜菲艺术的突破性进展打开了新篇章。就像一段比原本的经历更生动的回忆,杜菲的新作《7 月14日,勒阿弗尔》以一个充满光明的形态超越了旧作,并代表着艺术家本人对这个主题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