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HARD RICHTER (GERMANY, B.1932)
This Lot has been sourced from overseas. When au… 显示更多 德国私人收藏
杰哈德• 李希特 ( 德国, 1932 年生)

富士

细节
杰哈德• 李希特
杰哈德• 李希特 ( 德国, 1932 年生)
富士
油彩 铝(Alucobond 铝板)
37.4 x 29.2cm. (14 5/8 x 11 3/8in.)
1996年作
签名及编号:Richter(画背);839-79(画背标签)
来源
慕尼黑Fred Jahn画廊
现藏家于1997年购自上述画廊
出版
《Gerhard Richter 1998》展览图录 安东尼•德奥菲画廊 伦敦 1998年 第107页 编号839/1-110(同一系列的另一件作品,彩色图版,无页数)
H. Butin编《Gerhard Richter Editions 1965-2004 Catalogue Raisonné》奥斯菲尔敦- 瑞特 2004年 编号89(同一系列的另一件作品,彩色图版,第238页)
E. Dietmar著《Gerhard Richter: A Life in Painting》芝加哥 2009年 第193及267页
《Gerhard Richter Werkverzeichnis 1993-2004》展览图录 K20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艺术收藏馆 杜塞尔多夫 2005年作 第312页 编号839/1-110(同一系列的另一件作品,彩色图版,第279页)
H. Butin,S. Gronert及T. Olbricht编《Gerhard Richter Editions 1965-2013》奥斯菲尔敦 2014年 编号89(同一系列的另一件作品,彩色图版,第260页)
H. Butin著《Gerhard Richter, Unique Pieces in Series》展览图录 埃森 2017年 (同一系列的另一件作品,彩色图版,第134及135页)
展览
1997年「Gerhard Richter: Fuji」展览 伦巴赫美术馆 慕尼黑
注意事项
This Lot has been sourced from overseas. When auctioned, such property will remain under “bond” with the applicable import customs duties and taxes being deferred unless and until the property is brought into free circulation in the PRC. Prospective buyers are reminded that after paying for such lots in full and cleared funds, if they wish to import the lots into the PRC, they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and will have to pay the applicable import customs duties and taxes. The rates of import customs duty and tax are based on the value of the goods and the relevant customs regula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in force at the time of import.

拍品专文

“ 我想要的结果,是一张出我意料的作品[ … ] 这种武断的创作声音、机会、灵感和毁灭性, 很可能会催生出一种特定的作品, 但却绝不会产生一幅业已决定的画作。每一张作品都必须从某种画艺或视觉逻辑进化形成:它必须是以无可避免之姿出现。”— 杰哈德• 李希特

描画在闪烁的背景之上,一道鲜艳的红、绿及深色的油彩相互重迭穿透,营造出表现力量、宏伟以及破坏的视觉材质。即使杰哈德.李希特是以一个先决构想在表面施加不同层次的油彩,不能逆料的视觉效果仍会发生,突显出随机与控制之间的张力。作为艺术家《富士》系列的重要一例,此作透过抽象的语汇表现山水的流动壮丽。

日本的富士山以其标志性的外形而闻名,让人一目了然,亦因而被描画多次,表现了日本山水的壮丽。作为对这主题的变奏,《富士》系列作品合宜地呼应了葛饰北斋著名的《富岳三十六景》(1826-33) 系列版画的色彩。不同于北斋以不同角度与天气表现富士山,李希特呈现出他创作过程之中无穷的色彩组合与材质细致变化。

作为欧洲战后一代艺术家的重要一员,杰哈德• 李希特在富活跃的艺术创作环境及新信息之中创立了他的有名的「摄影绘画」。在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学院时,他师承「非正式艺术」的倡导者卡尔• 奥图• 葛茨,并结识了其他学生,包括西格玛• 波尔克及约瑟夫• 博伊斯。怀着对在德国的美国艺术日益浓厚的兴趣,李希特同时亦接触到马塞尔• 杜尚、贾斯珀• 约翰斯、赛• 托姆布雷及激浪派的作品。他期望把绘画升华至为摄影的情思一点,便是为瓦尔特• 本雅明的作品中,对摄影媒材的重要现代分析所启发。

作为李希特抽象风格的摄人例子,《富士》表现出炫目的视觉经验,美妙的融合了随机、控制、持续及破坏。深绿色穿透了鲜明的红色泼彩,富动感的直达边缘,富动感的色彩与触感的表面,清晰的表现了现代及当代抽象的语汇。

更多来自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