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此枚红金1579带有独一无二的雕刻表圈,被视为百达翡丽有史以来最稀有的计时腕表之一,与其他百达翡丽独一无二的计时腕表齐名,是百达翡丽古董腕表中的重要瑰宝,弥足珍贵。
不仅是唯一一枚带有雕刻表圈的1579,它更是迄今所有已知的百达翡丽计时腕表型号中唯一使用这种表圈的腕表。 此外,现时已知仅有六枚红金1579表盘上有百达翡丽和著名米兰零售商Gobbi的双重签名,本拍品正正是其中之一。
此枚举世无双的计时腕表焕发醉人魅力;是次拍卖为藏家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60多年后成为其第二位拥有者。
最令人雀跃的,是此枚腕表从未曾作公开发售,直到去年为止,它仍全然未被公众所知。 自原先持有者的家族以全新购入直至腕表被公开前,从未有人想象过型号1579会配上如此设计的表圈。著名百达翡丽学者的研究指出,此型号中只有现时这一枚腕表配有雕刻表圈。在一封致百达翡丽意大利客户总监特雷维西先生(Mr. Trevisi)的电子邮件中表示,经百达翡丽后补证书确认,此枚机芯编号868’845、表壳编号693’233的腕表,是唯一一枚配有雕刻表圈的1579。
表盘
第二代第一期,由Stern Frères于1956年在银盘上制作,配有雕刻的凹陷辅助表盘及磨砂银光乳白色饰面,秒刻度及五分之一秒刻度以珐琅雕刻,印有测距仪刻度。表盘背面由Stern Frères压印上编号93781。93是百达翡丽的代码,781是表盘的参考编号。6时和12时标记,以及八个金字塔形状的时标均为手工切割的红金所制。竹叶状的时针和分针,以及辅助表盘的秒针均为金针。计时分针及秒针则由蓝钢制成。
在过去逾60年间,表盘仅被完美地修复过一次或两次。根据最为人敬仰的百达翡丽学者所指,只有Stern Frères方可完成如此高水平的修复工作。
表壳
编号 693’233,由Wenger于1955年制造。Wenger是日内瓦有史以来最顶级的表壳制造大师,在钥匙内加上「1」字便是其压印标记。三件式结构,带有嵌入式表圈和底盖,以及焊接多面式表耳。
表壳保存良好,一个清晰可见的印记完好保留,另外一个经历时间后磨损不见。 表耳保存完好,并未有像其他同型号中常见被打磨的情况。原装的 18K金计时按钮,表冠则相信是在1990年代或更后时期在维修时所更换。 最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精心保存,其独有的表圈保存得极为完好,令人留下印象深刻。表圈内正确地标有表壳编号最后三位数字233。
机芯
编号 868'845,制于1955年,13’’’130镀铑黄铜机芯,盖有日内瓦印记,以专门为百达翡丽制作的valjoux 13’’’ ébauche机芯为基础,23颗宝石,18'000次振动,单金属防磁摆轮,配精确微调功能。 直至1970年代,仅有不足一半的百达翡丽计时腕表拥有日内瓦印记。 相信是根据客户(在本例中为Gobbi)的要求才会进行额外测试。近年,该机芯在百达翡丽工坊进行全面翻新。
Gobbi Milano
1842年,钟表爱好者Raimondo Gobbi在摩德纳开设个人工作坊。凭借他的能力和决心,其业务得以蒸蒸日上;直到十年后的1852年,更获大公爵任命为「皇室钟表大师」(Clockmaker to the Royal Court)。 当时,Raimondo Gobbi主要专注于销售怀表及摆钟。 Raimondo的小儿子Giuseppe以其个人才华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并于1896年将公司移至米兰,在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大街 (Corso Vittorio Emanuele II)开设工坊。自 1930年代初开始,曾孙Aldo和Gastone接手业务,令品牌成为意大利的瑞士钟表销售龙头,后来更涉猎金饰和珠宝销售。
品牌的第一家工坊在战争中被毁。其后在1949年9月4日,现时的商店开业,当年的家具仍然保留至今。公司业务目前由Gastone的儿子Luca Pozzolini Gobbi和他的女儿Serena打理。 GobbiI的六代人已为其客户服务了超过170载,令人引以为傲。
型号1579
型号1579于1943年在巴塞尔钟表上登场,此表款一直保留在百达翡丽的产品目录中直至1964年。三件式表壳由Wenger制造,表盘由著名的Stern Frères提供,机芯以Valjoux 13'''ébauche 为基础,经品牌工坊按最高标准改良后,更名为百达翡丽13-130机芯。 产量约为470枚,当中约185枚为红金版本。
1579可分为两个系列:
第一代(1943至1949年):阿拉伯数字和棒状时标,棒状或竹叶状指针
第二代(1950至1964年):阿拉伯数字和方形时标,竹叶状指针,例如本拍品
有关本表的介绍,可参阅:
Eric Tortella,《 Blue Book 1》, 2018 edition, p.389 (see fig.3.3.12.85).
更多型号1579的范例,可参阅:
Martin Huber & Alan Banbery, 《 Patek Philippe Wristwatches 》, 1998 edition, page 265.
Patek Philippe,《Patek Philippe Museum Vol. II 》, 2014 edition, pp. 267-268.
Eric Tortella,《 Blue Book 1》, 2018 edition, p. 354-391.
我们衷心感谢Eric Tortella为此枚腕表的研究提供协助。
另一型号1579腕表的资料亦载 Ali Nael 《Patek Philippe My Dream Collection》2021 April edition, pp. 340-341
不仅是唯一一枚带有雕刻表圈的1579,它更是迄今所有已知的百达翡丽计时腕表型号中唯一使用这种表圈的腕表。 此外,现时已知仅有六枚红金1579表盘上有百达翡丽和著名米兰零售商Gobbi的双重签名,本拍品正正是其中之一。
此枚举世无双的计时腕表焕发醉人魅力;是次拍卖为藏家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60多年后成为其第二位拥有者。
最令人雀跃的,是此枚腕表从未曾作公开发售,直到去年为止,它仍全然未被公众所知。 自原先持有者的家族以全新购入直至腕表被公开前,从未有人想象过型号1579会配上如此设计的表圈。著名百达翡丽学者的研究指出,此型号中只有现时这一枚腕表配有雕刻表圈。在一封致百达翡丽意大利客户总监特雷维西先生(Mr. Trevisi)的电子邮件中表示,经百达翡丽后补证书确认,此枚机芯编号868’845、表壳编号693’233的腕表,是唯一一枚配有雕刻表圈的1579。
表盘
第二代第一期,由Stern Frères于1956年在银盘上制作,配有雕刻的凹陷辅助表盘及磨砂银光乳白色饰面,秒刻度及五分之一秒刻度以珐琅雕刻,印有测距仪刻度。表盘背面由Stern Frères压印上编号93781。93是百达翡丽的代码,781是表盘的参考编号。6时和12时标记,以及八个金字塔形状的时标均为手工切割的红金所制。竹叶状的时针和分针,以及辅助表盘的秒针均为金针。计时分针及秒针则由蓝钢制成。
在过去逾60年间,表盘仅被完美地修复过一次或两次。根据最为人敬仰的百达翡丽学者所指,只有Stern Frères方可完成如此高水平的修复工作。
表壳
编号 693’233,由Wenger于1955年制造。Wenger是日内瓦有史以来最顶级的表壳制造大师,在钥匙内加上「1」字便是其压印标记。三件式结构,带有嵌入式表圈和底盖,以及焊接多面式表耳。
表壳保存良好,一个清晰可见的印记完好保留,另外一个经历时间后磨损不见。 表耳保存完好,并未有像其他同型号中常见被打磨的情况。原装的 18K金计时按钮,表冠则相信是在1990年代或更后时期在维修时所更换。 最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精心保存,其独有的表圈保存得极为完好,令人留下印象深刻。表圈内正确地标有表壳编号最后三位数字233。
机芯
编号 868'845,制于1955年,13’’’130镀铑黄铜机芯,盖有日内瓦印记,以专门为百达翡丽制作的valjoux 13’’’ ébauche机芯为基础,23颗宝石,18'000次振动,单金属防磁摆轮,配精确微调功能。 直至1970年代,仅有不足一半的百达翡丽计时腕表拥有日内瓦印记。 相信是根据客户(在本例中为Gobbi)的要求才会进行额外测试。近年,该机芯在百达翡丽工坊进行全面翻新。
Gobbi Milano
1842年,钟表爱好者Raimondo Gobbi在摩德纳开设个人工作坊。凭借他的能力和决心,其业务得以蒸蒸日上;直到十年后的1852年,更获大公爵任命为「皇室钟表大师」(Clockmaker to the Royal Court)。 当时,Raimondo Gobbi主要专注于销售怀表及摆钟。 Raimondo的小儿子Giuseppe以其个人才华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并于1896年将公司移至米兰,在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大街 (Corso Vittorio Emanuele II)开设工坊。自 1930年代初开始,曾孙Aldo和Gastone接手业务,令品牌成为意大利的瑞士钟表销售龙头,后来更涉猎金饰和珠宝销售。
品牌的第一家工坊在战争中被毁。其后在1949年9月4日,现时的商店开业,当年的家具仍然保留至今。公司业务目前由Gastone的儿子Luca Pozzolini Gobbi和他的女儿Serena打理。 GobbiI的六代人已为其客户服务了超过170载,令人引以为傲。
型号1579
型号1579于1943年在巴塞尔钟表上登场,此表款一直保留在百达翡丽的产品目录中直至1964年。三件式表壳由Wenger制造,表盘由著名的Stern Frères提供,机芯以Valjoux 13'''ébauche 为基础,经品牌工坊按最高标准改良后,更名为百达翡丽13-130机芯。 产量约为470枚,当中约185枚为红金版本。
1579可分为两个系列:
第一代(1943至1949年):阿拉伯数字和棒状时标,棒状或竹叶状指针
第二代(1950至1964年):阿拉伯数字和方形时标,竹叶状指针,例如本拍品
有关本表的介绍,可参阅:
Eric Tortella,《 Blue Book 1》, 2018 edition, p.389 (see fig.3.3.12.85).
更多型号1579的范例,可参阅:
Martin Huber & Alan Banbery, 《 Patek Philippe Wristwatches 》, 1998 edition, page 265.
Patek Philippe,《Patek Philippe Museum Vol. II 》, 2014 edition, pp. 267-268.
Eric Tortella,《 Blue Book 1》, 2018 edition, p. 354-391.
我们衷心感谢Eric Tortella为此枚腕表的研究提供协助。
另一型号1579腕表的资料亦载 Ali Nael 《Patek Philippe My Dream Collection》2021 April edition, pp. 34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