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張大千的潑墨潑彩技法於六十年代中後期從山水畫中發展成熟,晚年逐漸將此技法擴展運用至以荷花及人物為主題的作品之中。他一生喜愛品賞名卉盆景,亦對荷花尤為鍾愛,從青年時期到晚年始終筆耕不輟。此幅造境清靈脫俗、浪漫綺麗的《雨荷》,為張大千晚年於台北外雙溪摩耶精舍所創作之潑彩臻品。
大千以簡潔利索的寫意筆法,勾勒出兩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及荷梗。後以大片水墨揮寫荷葉,並用石青、石綠和花青等顏料,隨意潑染,使得水墨和青綠顏料交疊點染,瑰麗斑斕。其厚重而抽象的礦物顏料在畫面上流動彌散,絢爛無比,更顯粉紅輕染的花苞清麗可愛。在整體構圖上,大千更加重視氣氛的營造與意境的表現,以呈現出雨後荷塘薰風沖和、綠水清灩,煙波浩淼、花香馥郁的自然天趣之美。
大千以簡潔利索的寫意筆法,勾勒出兩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及荷梗。後以大片水墨揮寫荷葉,並用石青、石綠和花青等顏料,隨意潑染,使得水墨和青綠顏料交疊點染,瑰麗斑斕。其厚重而抽象的礦物顏料在畫面上流動彌散,絢爛無比,更顯粉紅輕染的花苞清麗可愛。在整體構圖上,大千更加重視氣氛的營造與意境的表現,以呈現出雨後荷塘薰風沖和、綠水清灩,煙波浩淼、花香馥郁的自然天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