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抗日戰爭爆發後,傅抱石舉家遷往重慶,入住成渝古道旁金剛坡麓的一所小茅蘆。除教學外作畫無間,並開始了人物畫之創作。以歷史人物及仕女入畫,眉目傳情,極富詩意。
擘阮仕女乃傅抱石此時期常用之題材。《聽阮圖》作於1943年,在樹林中兩位高仕屈膝對坐於氈上,靜聽著身旁仕女擘阮之妙韻,不遠處恭敬的僕人托著一壺美酒安靜地站在樹旁。阮女幽怨之眼神,加上冷清的場面,道出曲高和寡之意。
擘阮仕女乃傅抱石此時期常用之題材。《聽阮圖》作於1943年,在樹林中兩位高仕屈膝對坐於氈上,靜聽著身旁仕女擘阮之妙韻,不遠處恭敬的僕人托著一壺美酒安靜地站在樹旁。阮女幽怨之眼神,加上冷清的場面,道出曲高和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