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与戴尔─培根灵感缪斯的相遇

于过去45年从未作公开展出,弗朗西斯‧培根的《1962年红衣主教习作,1971年第二版》将亮相于佳士得伦敦的拍卖平台

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于1971年10月在巴黎大皇宫举行大型个人回顾展,为继毕加索后第二位在世艺术家在该处举行回顾展,标志着其艺术生涯的颠峰时刻。于展览举行的数个月前,培根完成了《1962年红衣主教习作,1971年第二版》,此画作更成为展览焦点之一。在展览结束后,作品便被现藏家于1973年买下,自此从未作公开展出。而在差不多半个世纪后的今天,《1962年红衣主教习作,1971年第二版》再次亮相,出现在拍卖平台。就现时市场对培根作品的殷切需求,品相良好的培根巨型画作甚为罕有,其大部分大师级作品亦已成为美术馆收藏,佳士得伦敦于10月6日举行的「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呈献《1962年红衣主教习作,1971年第二版》,确实为艺术爱好友和藏家带来无限惊喜。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1962年红衣主教习作,1971年第二版》78 x 58⅛ 吋 (198 x 147.5 公分)。此拍品将于10月6日在伦敦举行的 「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呈献。

培根的教宗画作系列被评价为其最杰出的成就,也是二十世纪的代表作之一。培根于1940年代开始创作教宗系列,在往后的20多年来藉此深入探讨复杂的人类境况。他特别深受十七世纪艺术家维拉斯奎兹的《教宗英诺森十世》所启发,《1962年红衣主教习作,1971年第二版》的红衣主教正是教宗英诺森十世。《1962年红衣主教习作,1971年第二版》是培根最后一幅以教宗为主题的作品,被视为教宗系列的圆满句号。

于1971年10月在巴黎大皇宫举行的弗朗西斯‧培根回顾展。图片鸣谢: André Morain

1963年的秋季,培根认识了乔治‧戴尔(George Dyer),两人的邂逅成为艺术世界的传奇话题。戴尔从此亦成为培根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灵感泉源。在1971年4月,即巴黎大皇宫大型回顾展开展前六个月,培根决定重新创作1962年的作品《教宗英诺森十世习作》,为他最爱的两个主题安排一场难忘的相遇。这是首次及唯一的一次培根让教宗面对酷似其情人与缪斯乔治‧戴尔(George Dyer)的人物同场出现。培根以有力的笔触涂上大理石纹厚涂颜料,在空白的画布上,两个人物连系在一起,犹如扭曲的另一个自我。这两个精神和肉体的象征,透过充满宗教意味的演绎融为一体。脸色苍白如鬼魅的戴尔与教宗对望,犹如镜像,他的手停在半空,彷佛准备拉下悬挂在二人之间的电灯开关。

弗朗西斯‧培根位于伦敦的传奇「马厩」工作室。 ©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Artimage 2017。图片鸣谢: Perry Ogden

于巴黎大皇宫回顾展开幕当日,戴尔亦有陪同出席,见证爱人的辉煌成就。然而,作品却成为一个悲惨的预告,因为距离展览盛大开幕前不足36小时,戴尔被发现于酒店房内自杀身亡。作品划分三部分的结构,日后亦见于培根在爱人逝死后创作的著名「黑色三联作」系列。戴尔亦正式取代教宗位置,成为培根的创作灵感。而透过《1962年红衣主教习作,1971年第二版》,世人见证了培根的两大创作灵感缪斯, 一次难忘而非偶然的相遇。

相关部门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