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的品味生活:爱德华‧马奈之《丁香与玫瑰》

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高级副总裁Jessica Fertig与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之《丁香与玫瑰》

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高级副总裁Jessica Fertig与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之《丁香与玫瑰》

1938年4月,艾比‧奥德利奇‧洛克菲勒(Abby Aldrich Rockefeller)和小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从纽约艺廊M. Knoedler & Co.购入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年)的一幅亮丽花卉画作。此画从巴黎经伦敦运抵艺廊,后置于艾比在公园大道740号的全新三层大宅内,并挂在其私人起居室。

在这幅13 x 10吋的马奈作品中,细腻的丁香环绕两朵娇柔的玫瑰,精美优雅。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高级副总裁Jessica Fertig解释,这并非纯粹是画家技艺的示范。马奈经常向朋友送赠以水果或鲜花为题的静物画,而《丁香与玫瑰》属于他在人生中最后六个月所绘画的作品。此画及后赠予其医生的女儿吉内芙拉‧玉荷‧德‧维伦纽夫(Ginevra Hureau de Villeneuve)。

爱德华‧马奈(1832–1883年),《丁香与玫瑰》,1882年。油彩 画布。12¾ x 9¾吋(32.4 × 24.7公分)。估价:7,000,000-10,000,000美元。作品在5月8日佳士得纽约「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珍藏:十九及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拍卖」推出。

1882年11月3日,吉内芙拉向马奈致送感谢信。她写道:「我喜欢鲜花,特别是白丁香和玫瑰。您送赠这些永不枯竭的花卉,为我带来无比的喜悦。伟大的艺术家为我重新执笔,再次作画,实在与有荣焉。希望这位艺术家继续向前,于下次展览中呈献原创的迷人作品。」

Fertig解释:「马奈的朋友会拜访他的巴黎公寓,他经常以朋友带来的花束作画。每束花也与赠送者有所联系,代表着双方的关系,并在某程度上具不朽的象征。」

「藏家难得拥有马奈的作品。而洛克菲勒家族拥有多于一幅马奈杰作,更是万中无一。」

翌年4月,马奈离世,终年51岁,而在《丁香与玫瑰》 中的花卉,并非他对死亡的反思。相反,这是对生命的肯定。一如Fertig所指:「作品充分印证物质世界带来的喜悦」。对马奈而言,花卉是典型的主题,他在逝世前的十三年曾说过:「画家可运用水果、鲜花甚至云朵细说一切。」他对花卉情有独钟,这可见于其静物画以及曾在巴黎沙龙引起哄动的作品。

Fertig表示:「马奈以其反映社会变化的肖像画和作品而闻名,花卉亦不时穿插于画中场景。他描绘的花卉满载情感。在《奥林匹亚》(1865年) 中,花卉埋藏禁忌,宣布妓女客人的到来,甚或成为客人的替身。与《丁香与玫瑰》同期创作的《女神游乐厅的吧台》(1882年),前方中央的一瓶鲜花与马奈送给吉内芙拉的花卉十分相似,象征着马奈的艺术天赋。」

艾比‧奥德利奇‧洛克菲勒与丈夫搬往公园大道740号的三层大宅后,把画作(左)挂于私人起居室中。摄影:Samuel H. Gottscho;洛克菲勒档案中心(Rockfeller Archive Center)提供

大卫及佩吉把这幅画挂于其纽约东65街146号的大宅前厅。©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18

《丁香与玫瑰》传达的真情相待,显然为马奈和吉内芙拉,以至后来的藏家带来极大的喜悦。正如大卫‧洛克菲勒写道:「我清楚记得这幅小型的马奈花卉画作,与其他花卉作品一同挂于母亲的客厅里。此画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大卫及佩吉把这幅画挂于其东65街146号的大宅前厅,如同艾比一样,每天均可观赏作品。Fertig肯定「艾比十分喜欢这幅画作,大卫和佩吉也对之爱护有加。」此作品的美丽之处,更在于艾比向大卫灌输的艺术情操。

这幅画也诉说许多关于洛克菲勒家族的收藏轶事。Fertig指:「马奈是现代艺术之父,他开创先河,成为当时的创新艺术家。继马奈以后,无数非凡艺术家如莫奈秀拉高更毕加索等的珍品,也可见于洛克菲勒珍藏中,展现整个艺术历程的发展。藏家难得拥有马奈的作品。而他们拥有多于一幅马奈杰作,更是万中无一。」

相关部门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