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齊白石 老少平安 設色紙本 鏡框
題識:世世老少平安。伯郊正,九十二歲白石。
鈐印:白石、人長壽
展覽:“齊白石繪畫書法篆刻展覽”,香港市政局博 物美術館,1973年9月14日-10月3日
出版:《齊白石繪畫書法篆刻展覽》展覽目錄,香港市政局博物美術館,1973年,圖版72。
賴恬昌著《齊白石》,華盛頓大學出版社,1973年,彩圖13。
畫中描繪的花果草蟲,看似難有關連,這正是齊老常喜用的‘移花接木手段’。以厚重篆書所作的果籃內放上蘋果和柿子,按其諧音和傳統的喻意,有世世平安的意思。果籃上以高高朱紅的雁來紅引領觀者的視線,構圖巧妙。明朝高濂的《草花譜》釋名曰:“雁來紅以雁而色嬌紅,十樣錦有紅、紫、黃、綠四色。老少年至秋深,腳黃深紫而頂紅。少年老頂黃而葉綠。純紅者老少年。”相信白石老人因此以畫上的實物組合成吉祥語‘世世老少平安’並以之為畫題,加以栩栩如生的蟈蟈作點綴,確是為好友所寫妙筆生花的佳品。
齊老的昆蟲向來生動活潑,觀者彷彿於畫紙上聽見草蟲的叫聲。四十歲以前,白石以工筆花卉草蟲為主,早得傳神。他在家一直養著不同的昆蟲及其他小動物,時常注視它們的特點,仔細觀察,直接進行寫生。有關粗筆草蟲,胡佩衡曾提及:“寫意的粗筆草蟲也是對於描寫對象經過仔細觀察的結果。當然,要只從寥寥數筆的表面上看是很簡單。其實,如果作者沒有經過周密仔細的觀察,那麼在寥寥幾筆之中就不會感到有充沛的生命力。但是,有些人不了解這一點,以為老人粗筆草蟲太簡單。不知道這兩筆是他畢生所提煉出來的,所以更比工筆難得。”故畫中的兩只蟈蟈雖看似簡練,一筆一墨卻包含著畫家極深的寫生功夫,是其千錘百練的成果。
上款伯郊即徐伯郊 (1913-2002),是香港著名的書畫鑒 藏家之一。徐氏為浙江湖州人,古文物鑒定專家徐森玉的長子。他早年留學日本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1937年回國於銀行業任職。為人所熟識是徐氏於建國之初曾於文化部為搶救流失海外文物而成立的‘香港秘密收購小組’擔任負責人。為國家收回大量文物,其中包括著名的國寶「二希帖」及張大千大風堂鎮山之寶 — 五代畫家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及董源《瀟湘圖》等。徐氏幼承家學,酷愛文物,廣結藝壇友好,如張大千、齊白石等。因志趣相投,藝術家常以佳作相贈之。
出版
Exhibition Catalogue, Chi Pai-Shih, an Exhibition of His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Seal-Carving, 1973, pl. 72.
T.C. Lai ed. Ch'i Pai-Shih,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 and London, 1973, col. pl.13
展覽
City Museum and Art Gallery, Hong Kong, Chi Pai-Shih, an Exhibition of His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Seal-Carving, 14 September - 3 October,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