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註: 藏家李喬峰特請張大千為他母親而作觀音像。觀音亦稱為觀音菩薩,象徵著慈悲,博愛和對萬物生靈的保護。
畫作中的觀音靜坐蓮花之上,面容安詳,體態雍容,身披白色衣裳,頭飾設色豔麗濃重。整幅畫作,線條精麗,自然流暢,色彩別緻豔麗,將觀音的安詳表現得十分到位。受到敦煌壁畫的影響和啟發,自敦煌歸來後,張大千的人物畫有很大突破。他極為注重線條精煉,去文人筆墨孱弱之風。認為線條是一切作畫的基礎,足見其重視線條的程度。張大千對色彩本來就已相當敏銳,當他看到敦煌精工富麗,金碧輝煌的色彩後,更促使他恢復中國畫重色重彩的傳統,使古人的設色方法,在現代有更好的表現與發展。他還向西藏喇嘛學習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的調製方法,使畫面色彩鮮豔亮麗,即使年久亦不退色。在繪畫技法方面,他亦受敦煌壁畫影響。先以淡墨起稿,再以重勾定位,不但是畫面層次看起來更為豐富,而且即使淡墨線條不十分準確,也可用焦墨線條改正。
墨歸堂李喬峰先生珍藏張大千書畫
墨歸堂主人為李喬峰先生。李先生於1921年在廣東新會出生,自小愛書畫,好學深思,曾追隨多位名師,包括簡琴齋、李研山、馮康侯等,探研金石書畫藝術。蒙簡琴齋先生介紹,成為張大千的門生。大千先生以其深嗜伊秉綬書法,致力搜求,故賜‘墨歸堂’室號,用誌墨卿書跡歸付賞知者之緣。大千先生偶爾來港作客,李氏亦作招待,相聚歡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