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這十幅作品來自日本勝泉先生 (Sotokichi Katsuizumi, 1889-1985) 的收藏。他是一位經濟學家,作家及和平主 義者。1922年獲得密西根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25年至1932年任職於北京橫濱正金銀行,及後被調到橫濱正金銀行總部,並於1937年以日本經濟代表團成員的身份到美國和歐洲訪問,戰後成為麥克亞瑟將軍總指揮部的顧問,協助日本的經濟復蘇。1968年,勝泉先生出版了英文譯本 A Japanese Sees the US: Penetrating Opinions of the Good and Not So Good in American Life;在1970年任東京生 產顧問局主管。勝泉先生也是和平與反戰的支持者,曾代表日本到華府出席軍器限制會議。
勝泉先生對中國繪畫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齊白石的作品。在北京期間,他通過同事伊藤先生結識了齊白石,並購入大量他的作品。在當時的政治環境和中日關係緊張的情況下,這是一段十分特殊的友誼。許多作品是勝泉先生直接購自齊白石,其他均購自齊白石的第二任妻子。不少作品是齊白石特別題贈給勝泉先生的,以紀念他們之間的友情。
勝泉先生致力於向西方傳揚中國繪畫藝術。1949年他捐贈了11幅中國畫(其中9幅是齊白石作品)給美國密西根大學藝術博物館,隨後他的女兒安妮繼承他的收藏,並於1994年向聖地牙哥藝術博物館捐贈兩幅齊白石的繪畫。最後,勝泉先生的收藏全部由他的孫女承繼。
勝泉先生給他孫女兒Sharlynn Circo 的信件摘錄 (圖一): 那時野口勇先生在北京停止了所有的工作,我恰好遇見他。我的家人為躲避中國的內戰已經回到日本,剩下我獨自一人,所以我經常把他帶到我家。一天,晚餐後他留在我家。我讓他參觀我收藏的中國畫和掛在房間一側的立軸畫。他看每一幅都輕輕點頭,但是都不大熱情。之後,我向他展示了當代的水墨畫。都是齊白石的作品。當看到小幅的卷軸畫《清白家風》時,他的眼睛散發出激動的光芒,他走近觀看說:“這才是真正的藝術,這個畫家還在世嗎?”我答道:“是的,他還在世。”接著,他問我是否能見到他等等一連串的問題。他迫不及待地問:“我能見到他嗎?”我說:“當然可以。”我約他在早餐前去見齊白石。他回家在黎明前騎著一輛自行車歸來。我也有一輛自行車,我倆騎車很早就到達齊白石家門外。我們敲過門後,齊白石熱情地歡迎我們,並帶我們到他的畫室參觀,他一一向我們展示他作畫的工具和使用方法等等。野口勇先生對這些都非常有興趣,並詢問他是否可以再來參觀。齊白石爽快地答應了。當我們告辭的時候,他們依依不捨,即使他們知彼此語言不通。
這些精選的收藏品展現出藝術家發展歷程中最有代表性的時期,是他在北京逐漸走向成熟時期的開端。此批1921年代的畫作見證了齊白石晚年畫風之改變:從傳統文人繪畫到務農者眼中的世界。齊白石未受西方繪畫技法的影響,著重於傳統繪畫技法上推陳出新。在他的繪畫中,齊氏以簡潔的筆觸,對動物,植物和人物的特徵捕捉得非常貼切,形神合一,絲毫不受筆墨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