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油彩 畫布
1980年代末作
簽名 : Chen Yifei
來源
SEIBU Department Store, Tokyo, Japan.
Acquired directly from the above by the present owner.
出版
1990年《陳逸飛》西武百貨 東京 日本 (圖版,第9頁)
展覽
1990年9月「陳逸飛作品展覽 '90」西武百貨 東京 日本

榮譽呈獻

Felix Yip
Felix Yip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陳逸飛的藝術生涯起步於六、七十年代,革命歷史題材巨作《佔領總統府》、《紅旗》、《踱步》等令陳氏成為當時備受觸目的年輕藝術家。1980年,已在中國頗富盛名的陳逸飛選擇到美國紐約自費留學。面對80年代美國藝壇的觀念藝術、波普藝術、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的浪潮,我們不難想像,對於陳逸飛這位曾接受長期寫實油畫訓練,不久前還浸沉在英雄、理想主義的中國藝術家來說,是怎樣的一個衝擊:如何調整自我心理?如何堅持對寫實繪畫的信念?如何為自己的藝術定位?如何在異地文化中尋找一條出路? 短短兩、三年時間,陳逸飛成功把挑戰轉變成機遇。陳氏通過「水鄉系列」在美國社會獲得文化上的認同。「水鄉系列」始於1982年。這年夏天,陳氏辭去油畫修復工作,赴歐遊歷,訪遍西班牙、義大利、荷蘭等十餘個國家藝術博物館,從大量歐洲名畫吸取養份。秋天回祖國,赴江南水鄉搜集素材,重返紐約後便潛心創作第一批「水鄉系列」作品,並於1983年、1984年及1985年,在紐約哈默畫廊、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康涅狄格州新英倫現代藝術中心公開展出。1984年美國《紐約時報》與《藝術新聞》雜誌更把陳逸飛的藝術風格評為「浪漫寫實主義」,「水鄉系列」由此開始在美國產生迴響。 《蘇州水鄉系列:寧靜的鄉村》(Lot 1154)乃出自紐約哈默畫廊,也就是陳逸飛在美國第一家代理畫廊,並曾參展於康涅狄格州新英倫現代藝術中心。陳氏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中國水鄉景色。寫實的筆調,深入細緻地表現枕河而居的江南獨特環境。《蘇州水鄉之寧靜的鄉村》把粉牆黛瓦成為主角,把連綿不絕的黑瓦白牆化成大小不一的矩形色塊,以塑造畫面空間。陳氏以磨沙技法,盡量隱藏建築物的線條,使外形輪廓變得模糊。一磚一瓦,木窗木門迫真地呈現物料本身的質感,力證陳逸飛的高超油畫技巧。點點紅花散佈翠綠叢葉上,隱喻水鄉的生命氣息。作品想要表現的並非絢麗的色彩,而是借用自然光線、與民居的光影變化,來渲染歐洲古典主義繪畫豐富微妙的明暗關係。淡淡柔和的土黃色籠罩整個畫面,彷彿是黃昏時份,日落之時,夕陽餘暉所產生的複雜光線。陳逸飛延續了十九世紀英國前拉斐爾畫派提倡忠於自然光線的法則,把光線化成藝術表現的語言,表達風景所蘊含的情感。陳逸飛利用朦朧的光線,表現江南獨有的濕潤、煙雨氤氳的浪漫氛圍。 陳逸飛並沒有單單滿足於江南水鄉系列的成功,他竭力尋找藝術上的新突破。1980年代末,陳逸飛用同樣的筆法和視角記錄下了義大利的水鄉。當年,他遊歷義大利威尼斯,並創作一系列相關題材的油畫,《威尼斯石橋》(Lot 1153)是陳逸飛此次遊歷階段的經典作品。後陳逸飛受邀在日本著名的東京西武百貨公司舉辦「陳逸飛作品展覽」,此幅作品獲展出。 《威尼斯石橋》描繪了拂曉的威尼斯河道一角。陳逸飛對光線處理嚴謹的處理使他準確把握了破曉時份、旭日初升的那一刻,陽光照射河邊小屋、平靜的河面以及河上傳統經典的划艇的場景,他把自然的光照畫得恰到好處,仿佛把繾綣腦海、緬懷多年的一刻感覺捕捉了,予人一種餘韻猶存的動人氣氛。 「水鄉系列」、「威尼斯系列」讓西方觀者重溫當代日漸式微的西方古典藝術的傳統,也讓他們驚嘆中國藝術家高超的寫實技巧,並不亞於西方藝術家,更重要是他們通過陳逸飛的作品重新認識中國文化。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