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王廣義對政治和意識形態的「中立態度」充分表現於《大批判系列》。
「中立與抽離之不同,在於前者表明藝術只有在超越個別政治立場和人民的激情之下,才能有力的評價政治事件及歷史。這便是王廣義的「視覺政治藝術」的基本方法,亦是我們有效地理解他的「政治性質」。」
- 翻譯自黃專收錄於《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Primary Document》 一書的文章〈The misread Great Criticism (Da Pipan)〉
故而,《大批判系列》由文革海報及西方商品廣告兩大元素組成。這些過去及現在的文化圖像元素,同時被解構及重組成新的視覺語言。
在《大批判系列:萬寶路》(Lot 1403) 、《大批判系列:可口可樂》(Lot 1428)及《大批判系列:戴爾》(Lot 1427)中,王廣義把生活環境中的圖像及圖案,重新拼砌在一個細心構築的世界。當萬寶路、可口可樂及戴爾電腦的商標脫離他們特有的文化氛圍,他們即變成毫無意義,令人不解的新語彙。然而對現今熱衷於新潮和安樂生活的中國人來說,這些商標卻是有著栩栩如生的形象,牢牢地嵌入他們的生活之中。王廣義的政治波普視覺元素顛覆性地表現了中國文化的變遷,觀者從而可以審視他們對中國過去及現在的社會問題的見解。
因而兩幅畫都帶有某種歌頌消費主義的立場。萬寶路及可口可樂商標代表了引人羨慕的西方生活方式,更是資本主義的最好象徵;戴爾電腦不但是電子產品中的佼佼者,更是美國大量工業產品擁有可靠性高、功能強大及物有所值的代表。在中國,能擁有這些品牌產品,代表了個人的身份地位,同時亦是進步的表現。諷刺的是,文革海報的圖像代表著過去一場無法成真的夢想,換言之,與文革相連暗示了一種倒退。
王氏在這兩幅作品中巧妙地把過去和現在、共產主義和消費主義結合,把這兩項截然不同的思想匯合成一個帶有複雜辯證思想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