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朱德群
第三百一十四號
油彩 畫布 (二聯作)
1969年作
簽名:朱德群 CHU TEH-CHUN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出版
2010年《朱德群回顧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 中國 (圖版,第61圖,第106及215頁)
展覽
2010年「朱德群回顧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 中國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神遊宇宙詩境 貫越東西精神哲思 藝評家龍柏曾言,他在朱德群的作品中看到協調的特質以及宇宙自然間的基本元素,也正是這一股力量,促使畫面中充滿了各項元素之間經由不斷衝撞、融合而新生的動態和諧。而在他看來,朱德群是「屬於『火』的畫家,屬於大氣和火,再加上一些難以確定的因素,存於這些因素裡的是它特有的隱密和它個性中不可解的魔力,這些特質使他在巴黎畫派中能充任一個獨特的形象。」朱德群的抽象雖求自有形幻化成無形,但靈感始終源於默隱於自然的不可見力量(圖1),緊繫《易經》萬物相生不息的宇宙觀,是他對中國傳統哲思於繪畫中的具體呈現。 以西方十九世紀中葉所興的「藝術哲學」觀點來看,朱德群以感官經驗出發,體驗客觀的「原生自然」,再經由個人思想與情感的主觀介入,挹注藝術家本身「美感直覺」於藝術創作中而組構出「創造的自然」,正符合了耶拿浪漫主義哲學家及唯心主義美學創建者弗德列克‧謝林的藝術哲學論點,在論述造型藝術與自然的關係時,他認為─「美是表現在有限形象中的無限」,藝術正建立在體驗過的印象與精神反思能力之間的永無止境拉鋸關係上,並稱之為「連結靈魂與自然之作用場域」。朱德群作品所流露出超脫自然風景、跨越時空的「無限」特質,正因他以饒富詩意及感性的敏銳意識,甦喚起沉潛已久「平生壯遊」的記憶,進而昇華、投射在他的畫布上,奔流出凝結時空於霎那間永恆的無限向度。 淬煉色彩 演繹光源 再現詩意山水 朱德群筆下色彩之流動、絢麗和斑爛,冠絕於同輩藝術家,在色彩幻化間綻現出或濃或淡、若重若輕的豐富視覺層次。他曾於祖慰所著的個人傳記中,憶及其於杭州藝專習藝期間,校長林風眠個人在水墨畫融入濃豔色彩的前衛創新,讓他感悟到「人對大自然視覺感受的穎悟力和新鮮感,顛覆了傳統水墨畫略施淡色的刻板程式,復興被宋以下文人畫所丟棄了的人類視覺靈魂─色彩」 (祖慰著《朱德群傳》第65頁) 。爾後,在歐陸接觸了林布蘭特的創作啟發,朱德群對「光線的交織頓挫」則有了更深層的思索,進而探究演繹出更精微的表達。 「我希望通過西方的色彩關係和書法的抽象線條,鎔鑄成新風格的抽象繪畫:即能表達中國古典詩詞中的不可言傳、只能意會的抽象意境。從西方評論家對我的作品評論來看,他們似乎看到了我與西方抽象畫家不同的追求。」 朱德群 《No. 314》(Lot 10)創作於1969年,朱德群在氣勢磅礡的尺幅上,以大排筆揮灑出流暢的線條,倏筆流轉間創造了一個漆黑莫測的虛無境域,由畫面中心點,隱隱流瀉出微動的火光,踏破幽黑中蘊藉的寧靜,極似林布蘭特在古典繪畫中對於「光源」調度的精妙技法(圖2),運用明暗光影的戲劇性對比,凝聚出令人摒息的深邃氛圍。暖色調的色彩錯落鋪陳,衍生出倘若火焰在微暗宇宙中輕顫、擴散的神秘幽光,醞釀出奇幻的視覺體驗,色彩明暗起伏的交織,更見波瀾壯闊,猶如北宋郭熙《窠石平遠圖》中一望無際的山水造境(圖3),騰躍於這幅作品的悠然宇宙中,再現傳統水墨中「平遠法」所表現出綿延縱深的空間感以及距離感,朱德群心神渾然一致,以流暢寫意的運筆,傾訴他對於這個世界詩意的默想。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