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勒邁耶:藝術與生活
來自比利時的勒邁耶是20世紀早期知名的旅行畫家,他的藝術生涯著眼於尋找世界遙遠角落的美。無論在風格還是主題上,他的畫都一貫追隨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的腳步,並且他曾經去過大溪地島和法國波利尼西亞。然而,勒邁耶卻對所見感到失望,因為彼時的大溪地島已經不再是高更在那個年代所繪的天堂了(圖1)。因此,1932年,他的追求帶他來到了異國他鄉,印度尼西亞的峇里島,正是這裡為他人生接下去的26年提供了靈感。
在這段時期內,一名美麗的黎貢舞者成為了他一大主要靈感來源,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位名為 Ni Wayan Polok Tjoeglik (1917-1985年)的女子之後成為了他的妻子,並且擔任了他 20 多年的繪畫模特兒。他們之間的合作是建立在彼此對追求極致之美的共同理解之上的。在這段婚姻中,Ni Pollok一直渴望生個孩子,然而勒邁耶卻擔心這樣做 Ni Pollok 就不能一如既往地擔任他的專屬模特兒,由此可見勒邁耶不但將自己的生命重心完全投入到藝術當中,也對他身邊的伴侶投射以同樣深刻的要求與期望。
作為妻子、模特兒和繪畫主題,Ni Pollok在他的油畫和他的生活中都佔據了特別的位置。從來沒有哪位畫家與模特兒的關係比勒邁耶與Ni Pollok之間來得更親密和堅定。勒邁耶畢生作品中,有數不勝數的畫作是有關於對 Ni Pollok (圖2 及 圖3)的印象。過了許多年後,畫中描繪的許多姿勢都變成了經典的原型姿勢,例如站立姿勢,手臂向上伸展的女性,或是圍巾搭在手臂上的女性。在作品《峇里島舞者》(Lot 19),勒邁耶自如地詮釋了人體解剖學,他將Ni Pollok的四肢和人體的可能的自然姿勢都進行了誇張化處理。然而勒邁耶畫中的Ni Pollok卻總是洋溢著極度的高貴和優雅的氣質。
峇里島的熱帶印象派畫家
勒邁耶長期定居於峇里島,他在自己位於沙努小鎮旁沙灘上的房子裡培植了一個花園。他的花園是人間天堂,一直都是他畫作的背景。他在花園中種植了許多種類的花:九重葛、赤素馨花和木槿,這些花朵顏色各異、花團錦簇、奼紫嫣紅。勒邁耶並在花園中搭建了白珊瑚小廟以及一個小池塘,池塘裡盛放的聖潔蓮花間可以看到印度神和女神的雕像的倒影。勒邁耶創造了一個虛幻的美麗世界,挹注於其繪畫之中;他屋中的每件小物品,花園裡的每一處角落,無一不是為繪畫精心準備的。
勒邁耶在其印象派熱帶峇里島花園景觀中,無不竭力捕捉著「美麗、陽光和靜謐」。《峇里島舞者》是一幅代表他藝術追求的作品,完美地呈現了他透過光影創造出的作品張力(圖4)。那些藍色、紫色、紅色和黃色的花朵燦爛綻放,描繪了一幅由熱帶花朵(例如木槿、赤素馨花、牽牛花)共同構成的畫面,作品上半部分則分佈著下垂的枝葉。這對勒邁耶來說,是相當不尋常的用色,這些顏色對比明顯,將粉嫩的粉色和棕色做對比,在畫中構成了深邃之感。這幅畫面有一部分被黑色芋頭的葉子掩蓋住,荷葉緊挨著密布池塘,使得觀畫者彷彿可以感受到這些女子親暱、寧靜的時刻。勒邁耶在《峇里島舞者》中對人物的處理,使人聯想起高更:透過把握人物和模式,盡力展現異域風情的節奏感(圖5)。然而,高更筆下的女人大多悲苦而面目模糊,而勒邁耶的峇里島女人們都洋溢著生動的活力,給他的作品注入了生機。
作為一個印象主義畫家,勒邁耶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十分敏銳,以一種審慎的態度追求對光和影的研究,他對於植物、裸露的皮膚和水的光線呈現手法特殊,衍生出的視覺效果震撼人心。峇里島女人們手臂和背上都有黃色和金色的色塊,同時圍繞著這片安靜的花園景觀的還有灌木叢,這些共同在這幅畫的陰影區域中描繪出了浮動的光芒。地面上如塵土飛揚的色塊和線條,都展現了勒邁耶如何靈巧有效地捕捉穿過懸垂花朵的光線的亮度。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勒邁耶的作品具有高度印象派風格:採用厚短描法,創作多彩的田園風光。他的每一幅畫,都在不同層次上使用精心挑選的顏色和顏色集,形成他高度具有個人特色的印象派主題。他的技巧雖然簡單,但是確實行之有效;花朵僅使用少許顏色,而葉子則只採用色塊,襯以亮色和暗色,表現出了太陽黑子和景深。每一幅作品都是透過捕捉光和熱帶天堂的顏色來完成,雖然看似不費吹灰之力,但卻成就了勒邁耶自創而獨到的繪畫風格。
在1930年代,《新加坡自由報》在回顧勒邁耶的展覽中寫道:「勒邁耶的畫作是最好的展品之一,但在新加坡卻還沒有展出。他的作品大多數以峇里島女孩作為主題,無論是主題還是作品都成功的捕捉了陽光的精神。他的筆法簡單,略去了細節卻傳達完整。他的用色十分獨特,付出最少的辛勞,卻捕捉到了熱帶風情的明亮和色彩。」
戰後時期,他的作品變得傾向於複雜。他開始繪畫一些加強細節的作品,使用更加簡潔的筆觸,即我們在《峇里島舞者》中所見的大量的植物和花朵。除外,戰後時期勒邁耶的作品中開始加重綠色的使用。他開始不再著力於人物,而著重於描繪峇里島的異域風情,然而他處理色彩的微妙之處,仍然是他作為熱帶印象派畫家的一個藝術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