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岳敏君的肖像創作始於1990年代初,大笑面最初是描繪藝術家自己和他的朋友,可見藝術家的出發點是自我生活圈內的所見所感。到了1993年,岳氏開始把多人物的肖像,簡化成只有自己的肖像。藝術家於1994年自述:「我想尋找一種新的現實,我個人的絕對的現實。」這清楚地點出,岳敏君所探討的「絕對現實」就是他個人的狀態,因為世界上沒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自己的真實狀況,沒有其他題材比畫自己更具說服力。 在場景方面,岳敏君一步步把人物從早期作品中,如《發生在X樓的戲劇》中的特定場面抽離,人物開始放在藍色天空下,或是水中,或是空白、單一色調的背景中,就如岳氏於1996年為「香港少勵畫廊十周年紀念展」創作的《99偶像系列》組畫,藝術家在99幅尺寸相同的畫布上(每幅25 x 20公分),描繪自己緊閉雙眼、露齒大笑的臉。大部份的面孔佔據了整個畫面,雖然他們都是描繪藝術家一人,可是99幅獨立的面孔讓人們看清面部表情的豐富,儼如云云眾生相。《99偶像系列》放棄描繪人的肢體,是岳敏君首次以面部表情為主題的作品。同年,岳敏君創作一組共20幅的《偶像系列》,參展1997年香港少勵畫廊舉辦的「8+8-1:15位當代藝術家油畫展」。此《偶像系列》以較大的尺幅(每幅40 x 40公分),不單是描繪臉部,更描繪20個獨立的人體,試圖隔離自身畫像,尋求孤立的潛質。岳敏君的肖像繪畫從敘事性,走向非敘事性。藝術家刻意把肖像繪畫的故事情節拿走,集中把人物舉止和情緒演變成自己的藝術符號,運用人物形象的扭曲來再現、描述現實的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