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GUANGYI
王廣義

大批判系列︰典藏-今藝術

細節
王廣義
大批判系列︰典藏-今藝術
油彩 畫布
2005年作
簽名︰王廣義 Wang Guangyi
來源
瑞士 盧森 麥勒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歐洲私人收藏
出版
2009年《20世紀中國藝術史》呂澎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 中國 (圖版︰中文版第1013頁;英文版第1153頁)

榮譽呈獻

Eric Chang
Eric Chang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王廣義是中國政治波普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以《大批判》系列最為著名,將文化大革命的宣傳美學與美國波普鮮明的圖像連繫起來,其靈感源於美國商業主義及消費主義對全球文化新一輪的滲透。他藉此反映了中國的現狀,以批判的態度看待中國全球化和與國際交流,並認為這些努力除了商業貪婪以外一無是處。1990年代初,因應全球市場的需求,中國經濟體制迅速改變,新興階層可以輕易買到各種奢侈品,社會及文化形態也經歷急速改變,王廣義就在此時創造了他最膾炙人口的《大批判系列》,以嶄新的的視覺圖式,反映這個文化現況,也反映共產主義與商品主義的衝突和類同。 《大批判系列:迪士尼》(Lot 495)是《大批判》系列中罕有的主題。簡單的勾畫和筆觸,繪出海浪圍繞主題人物旋轉的構圖,正是王廣義的畫藝的最佳展示。畫中簡單的國畫筆法,在明顯地平板的構圖上反而可以顯出海浪的動感和衣服的柔軟。這種以海浪作為象徵的畫風,可以追溯到清朝的中國畫作(圖1),因此《大批判系列:迪士尼》中多少也可看到這種來自中國水墨畫的影響。這幅油畫繪出中國典型廣告宣傳人物和迪士尼這種超級品牌強攻中國市場之間的衝突。畫中的典型廣告宣傳主角五官清晰,輪廓分明,表情較誇張,突顯動畫視像文化的滲入所帶來的影響。畫中的宣傳主角瞪目仰視,舉起左手,手背擋迪士尼的商標,進一步強調西方迪士尼的品牌標語和廣告主角之間的緊張狀態。王廣義似乎想藉此表達中國人有能力對抗超級品牌的入侵,正如1976年的宣傳海報上的口號所用的海和浪的隱喻,鼓勵大家鍛鍊好身心,暗示人的決心能征服一切狂風暴浪(圖2)。 《大批判系列:典藏—今藝術 》(Lot 494)在王廣義的《大批判》系列中並不尋常。它跟西方奢侈品牌無關,而是以台灣一本廣受推崇的藝術雜誌為主題。〈典藏—今藝術〉雜誌本身代表截然不同的東西:它標誌台灣深厚的文化藝術教育根基,也是當代藝術界消息和藝術品投資者的終極指南。畫中的毛主席下面一班士兵恭敬地緊握共產時代全國遍地皆是的單色的〈毛語錄〉,他們懷對這本著作的熱情向前邁進。這種偶像式宣傳主角和象徵手法,一方面令人想起文化大革命源於一個烏托邦式的夢想;另一方面,這個情景跟〈典藏〉雜誌的商標並列。毛澤東改革過後產生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新中國,一瞬間把那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吞噬,進一步暗示文革期間因改革而大量失去了的藝術和文化色彩。由於〈典藏—今藝術〉雜誌是亞洲當代藝術品投資者的終極情報指南,把它的商標納入畫面,象徵了另一種商品,一種新形式的無形商品,也是愈來愈受暴發戶歡迎的商品:知識。 他視大批判系列為「解決商品經濟問題的後波普作品」。故而作品捕捉了商品及商業時間的變遷,以嘲諷在中國新生的消費主義。這同時亦揭示了文革的理想主義及英雄主義的不切實際及空洞,然而取而代之的消費主義也許亦不不遑多樣。《大批判》系列開展了王廣義藝術生涯中一個重要的實驗。在商業化洪流影響而成的戲作,《大批判》系列對藝評人來說同時亦成為帶有重要的歷史、政治及意識形態的作品。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