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白南準

Vidiot
綜合媒材 裝置
1994年作

拍品專文

「正如麥克魯漢所說,我們是變化中的社會的天線。不僅作為天線去接收,我們也有能力貢獻,有能力把科技人性化。我的任務是監察機械設施是否運作正常,並找尋小洞,讓我可以把手指伸進去,剝開外殼。」 在眾多先知先覺有需要和值得去革新這時代作為重要藝術媒體的電子科技的首批藝術家之中,白南準是最多才多藝和最多產的藝術家。白南準的大膽表達和對實驗的􀀂情投入,引領比他當代的藝術家走上更前衛的路線,也貫徹他在媒體中其中一種最重要的體裁。他的作品以牽涉廣泛和驚人的深度見稱。白南準對將錄像科技作為藝術形式發展、對以激流派為主的演出改寫錄像科技的歷史,作出重太貢獻,是公認的真正先驅。他改造了1960 年代初期的電視機、1970 年代的的錄影帶科技和多媒體裝置、1980 年代滑稽的視像機械人和1990 至2000 年代的電腦技術為基礎的視像。 白南準1932 年出生於韓國首都漢城( 首爾),18 歲離鄉別井來到香港,不久之後在東京安頓下來,1956 年在東京大學取得美學學士學位畢業。他對荀白克的創意作品的迷戀,驅使他畢業後在慕尼克大學和弗萊堡的音樂學院修讀研究生課程。白南準早期的事業轉捩點出現於1958 年,當時他遇上美國的作曲家和哲學家約翰.凱吉。與凱吉相遇令年輕的白南準茅塞頓開;往後幾年,他的演出變得不容忽視。約瑟夫.波伊斯是另一位事業上的終生合作伙伴。他深受波伊斯啟發,兩人多次同臺演奏,例如在杜塞爾多夫的「紀念佐治.馬修納斯的鋼琴二重奏」。1961 年前,白南準開始用電視機做實驗,將電視機拆開,改變內裡的運轉來製做特別效果。陰極射線管自始成為他的主要創作媒體,以電視機外殼作為塑型的框架。他憶述:「1961 年11 月開始,我開始新生活了。新生活是指我把所有藏書,除了跟電視科技有關的書之外,通通鎖進儲物室。我只會閱讀和從事和電子工學相關的東西。」1964 年,凱吉鼓勵白南準到紐約市一遊,結果白南準下半生以此地為家。經過無數實驗,1970 年,他和日本工程師阿部修也共同創製了視像合成器。雖然是一件非正規裝配的設備,卻使他能夠製作出更多樣化的影像。 此件拍品《駭客新手》(Lot 49) 是1980-90 年代白南準的新實驗的絕佳例證。1986 年,白南準開始製作《機械人家庭》系列,由多架集最新電子科技於一身的舊式或􀀂新的電視機和收音機外殼,組合成人型塑像。白南準在舊式木造電視機外殼裝嵌四個電視螢光幕來製造《駭客新手》的軀體、雙腿和頭,再加上一個遊戲機來給這個機械人一隻手。組成這傢伙的身體的不同􀀂型的電視機能誘發觀賞者各種聯想和懷舊之情。木箱型電視機令人回想起最早期的廣播電視:一家人聚在一起來觀看大大小小的廣播電視節目,就是童年回憶中的最原始印象。較小型而近代的螢光幕屬於另一個時代;隨著科技日漸成熟,機身可以變得愈來愈小,應用範圍也愈來愈多樣化:私人播放、個人使用、輕便可攜式,甚至保安用途( 閉路電視)。即是說小型電視機的用途已超越原本在家庭內聯絡感情的功能,分裂出其他用途;而且成為愈來愈普及的日常生活中溝通媒介。搜集回來的影像在幾個螢光幕串流循環播放有如萬花筒般,令人心花怒放的顏色帶、雪花( 視訊靜電干擾),還有經白南準獨有手法巧妙處理過的取用廣播圖像,為這件大師級傑作增添魅力,並公然讚美電視的誕生和它如何在現代文化中深入民生。 《駭客新手》中的樂觀、開放和幽默感展現白南準對電視及電腦科技的獨具慧眼,而這些寶貴的藝術風格令白南準在媒體藝人之中顯得與別不同。媒體專家傾向批評電視為愚昧、膚淺、無聊,純粹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在藝術界難登大雅之堂。然而,白南準的見解截然不同。他相信正由於電視的坦誠開放態度、在大眾生活中的向心力、穩定而且無間斷、細水長流的資訊廣播,令電視有更大潛力成為發展藝術和文化的力量。白南準藉作品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他強調只要以人道方法利用電視和電腦之􀀂的科技產物來令大家進步,科技和藝術是能夠理想地合二為一,令我們的文化更多樣化和豐富。1993 年後,電視機成為白南準介紹歷史人物及其豐功偉業的工具,完成了一系列好評如潮的作品。創作概念是把電視機變成人的形象,強調它的創意、開放的特性和令人􀀂生活更豐盛的能力。《駭客新手》的創作意圖、它的來源和美學基礎,跟上述這個系列一脈相承;而《駭客新手》是白南準更成熟和具洞察力之作。《駭客新手》令人想起1969 年白南準接受某雜誌訪問。他說:「《藝術與科技》想大家關注的,並非去製造另一件科學玩兒,而是怎樣把進步神速的科技和電子媒體人性化。我會示範怎樣人性化地使用科技,並刺激觀賞者,不是為了令觀賞者慚愧,而是激發他們的幻想力,去尋找新鮮、富想像力和人道的方法使用科技。」 白南準讓人最為熟知的作品或許正像是《駭客新手》這樣的錄像雕塑,但其實他由1977 年開始在德國卡塞爾第六屆美術文件展嘗試應用衛星科技。該次展覽會中,他和約瑟夫.波伊斯、道格拉斯.戴維斯三人聯手作衛星直播,這些實驗也是應用時代新科技的重要嘗試。1980 年代,他的國際衛星直播節目包括「早晨! 奧維爾先生」,「再見吉普林」和「環抱世界」,是􀀂球性的視像裝置藝術,把完􀀂迴異的空間、背景和時間要素連結一起。白南準的作品把藝術世界和媒體、流行文化和前衛風格、科技與哲學結合,回響一份無禮的幽默感和破壞性的聰慧,影響了當代的藝術、錄像和電視。儘管1996 年不幸中風,白南準仍然繼續創作新的藝術媒體,例如鐳射激光和電腦。他在2000 年2 月紐約市古根漢美術館,名為「白南準的世界」的最後一次的回顧展覽會上發表努力不懈研究出的新媒體,宣佈藝術進入新紀元。這個壯觀的回顧展見證了白南準在現代藝術史上寫下新一頁,在美術界意義重大,也是前無古人之舉。因此,他影響了隨後世代的藝術家,鼓勵他們以非傳統而充滿表現力的媒體去介紹和演繹他們對現代社會的夢想,並開拓更廣闊的藝術空間。白南準的作品以它們的獨特性和豐富的文化含意深化了亞洲藝術的藝術內容;不過以媒體藝術和整體的現代藝術來說,他也有探究國際性和關乎􀀂人􀀂的問題,正是這點令白南準能成為20 世紀真正在􀀂球舉足輕重的罕有的偉大藝術家。縱然白南準已經離世,他40 多年藝術生涯之中,以生命力傳達的關於藝術和科技的訊息,簡單而意味深長,將會堅守和屬於我們的時代。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