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中西藝術融合的佼佼者
張荔英的作品被譽為20世紀中葉東南亞最優秀的藝術之一。旅居巴黎期間,她深受歐洲後印象主義的影響,1960年後期,張荔英所掌握的繪畫技巧已爐火純青與歐洲大師齊名。張荔英的畫作超越單純的模仿,藉由靜物畫的描繪建立她精確勾劃圖像精髓的個人風格。
《榴槤、山竹與紅毛丹》是張荔英大量靜物畫中最為重要的作品。畫作流露出一種抽離的狀態,卻又充分體現藝術家注重細節的描繪,以及她有效捕捉繪畫物件精髓的功力。藝術家採用的溫暖色調,以及她特別選取的熱帶水果,讓人聯想到她與新加坡的淵源。新加坡是張荔英口中的家,她在那裡居住了四十年。同時,藝術家深思熟慮的構圖及精心的筆觸使觀者聯想起塞尚或梵高的作品。張荔英是一個完美融合多種繪畫技巧的藝術家,她的藝術豐富而又充滿活力。
張荔英於1907年生於巴黎,童年時她先後居於中國、法國和美國。她的父親張靜江是位成功商人,並且抱持先進的政治理念,非常鼓勵張荔英在藝術方面的發展。1926年,她入讀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其後又在巴黎的克拉羅斯藝術學院及比羅學院學習。張荔英深厚的藝術根基加上與生俱來的美術天份,使她的作品有機會在1930年登入巴黎最顯赫的巴黎秋季藝術沙龍。作為亞洲裔的年輕女藝術家,張荔英的藝術造詣早已遠遠地突破當年代的社會限制。同年,張荔英與外交官陳友仁結婚,開始她週遊列國的另一人生階段,並持續在藝術領域發展,而沒有因傳統的妻子和母親角色的限制而中斷繪畫創作。經過廿年先後旅居上海、香港的日子,歷經政治放逐、拘留和1942 – 1944年日本侵華時期, 最終移居東南亞。張荔英最初在馬來西亞檳城居住,1954年後則移民新加坡,直至離世。定居在新加坡的晚年生活,讓藝術家多年來漂泊旅居的生活得以安定,藝術技巧更達到前所未有的顛峰與精鍊。
張荔英在新加坡南洋美術學院兼職任教,她創立一種「南洋」藝術風格,專注融合東西方藝術。有別於其他在中國出生成長,其後移居新加坡的藝術先驅,張荔英的藝術風格主要成形於巴黎生活期間。因此,她在東南亞藝術發展史中發揮了獨特影響,她的作品是戰後新加坡在不同藝術流派表現中最活躍的代表。
優美線條、形態及顏色
在《榴槤、山竹與紅毛丹》中, 張荔英選用了東南亞獨有的水果, 雖僅引發當地居民的共鳴,但也反映了她對熱帶地區充滿活力的生活的喜愛。張荔英以細緻的線條與形態,將原本平淡無奇的水果提升到優美的層次,選用的色調充分捕捉熱帶水果予人溫暖的感覺,紅色和黃色與藝術家喜歡用的灰色背景形成對比。值得一提的是,張荔英的色調運用與構圖與塞尚看似相似但在細節裡又加入藝術家的特碟風格,畫中元素在藝術家的統一安排中稍許變形,便帶出整個構圖的和諧,白色的餐巾與擺列的水果、桌子及背景的平面空間盡顯張荔英的現代藝術感。對靜物的仔細觀察,完全可見於水果的細緻描繪中,猶如帶領觀者走進由水果採摘到預備吃水果的準備過程。由此,張荔英的繪畫表現出後印象主義的即興特徵,並將之與剛勁穩定的繪畫方式相結合。
一幅作品是畫家創作功力的明證,亦展現其如何表達難以掌握的即時靈感。《榴槤、山竹與紅毛丹》即為最好的例子。張荔英一方面以緊密的幾何線條表現籃子,又將剛切開的新鮮果肉以及柔軟的紅毛丹葉淋漓描繪,在在顯示她的繪畫功力,也見到她再現事物精髓的細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