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東西文化交匯的早期,亞洲雕塑仍然是一種紀錄形式,或是政治宣傳的手段,其中以偉人的雕像或是半身像最常見(圖1)。直到二十世紀中期,雕塑才演變成中國藝術大學的一門學問。不論是中央美術學院的王臨乙、1920年代大放異彩的滑田友,或是1887年就開始研究雕塑的東京藝術大學,他們所教授的作品都反映出精緻和寫實。1970年代的王克平之外,朱銘更勇於突破,靠著太極系列作品擺脫傳統,把重心放在媒介、情感、形體上,大膽超越寫實的範疇。
朱銘的「太極系列」作品與他日常生活中的身心修練密不可分,他用木材捕捉太極拳禪意的律動和深奧的哲理。朱銘在1970年代中期追隨老一輩雕塑大師楊英風習藝,同時在楊英風的建議下學習太極拳。太極拳的練習與對太極精神的領悟,漸漸轉為他雕塑的新主題;作品不只呈現太極拳有形的運動,也表現出二元對立的概念,陰陽調和、兩儀平衡的能量運作。朱銘堪稱20世紀最傑出的雕塑家,他用木材、青銅、不鏽鋼、保利龍等多元的素材,傳達出他的藝術觀與文化概念。
《太極系列:單鞭下勢》(Lot 43) 以樟木為材質,在簡化的幾何形體中降低了細節描寫,動作的寫實與否不再重要,隨著造型的逐漸抽象化,藝術家將焦點轉向肢體與塊面分割的內蘊動勢,太極講求以柔克剛、後發制人,雕塑外型的角度轉折趨向柔和,可見朱銘對於太極的形意掌握,將老子所闡述的「柔剛、靜動、曲直」關係化為外在的視覺形式。單鞭下勢的套式(圖2)強調以沉身的態勢下撲閃避,再順勢起身反擊對手;藉由坐身揉避以化散敵方正面衝擊的力量,趁敵力落空之際,出其意表以制敵。招式攻守間以退為進的轉化,正是道家在太極理論中所倡議以柔克剛的哲學意蘊,朱銘此件木雕作品精準刻劃出看似退守的蓄勢待發,在靜定穩重的態勢中,凝聚下一刻乘勢前擊的無形力量。這種人體內在力量也可從西方雕塑家喬爾.夏皮羅探討平衡的雕塑中體驗。夏皮羅〈無題〉(圖3)完全簡化肢體細節,人物和地面只有一個細小的接觸點,人物的姿勢介乎傾倒與平衡之間,以表現人體如何抗衡大自然地心吸力。東京國立京都美術館館長河北倫明曾經在1970年代這麼形容:「朱銘(作品)是有重量感,這點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朱銘(作品)是有動感的,這也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但是日本雕刻家中卻沒有人像朱銘一樣兼具兩種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