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全光榮藉其創新的媒材使用和獨特的抽象手法而在國際藝術圈揚名。1970年代早期他在費城藝術學校就學,接觸到各類型的藝術運動,包含抽象表現主義、普普藝術、極簡主義、和觀念藝術,皆為1960至1970年代美國的主流藝術。全光榮充分借鑒了這些藝術運動,卻仍保留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他不懈地找尋個人藝術風格的努力終於1995年開花結果,透過研究桑樹制成的傳統韓國桑紙,創作了他標誌性的「集合系列」。韓紙本身作為充滿寓意的媒材,體現了韓國習俗、價值、歷史、和精神。它極其耐用,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並且逐漸成為韓國人心中情感和心靈體驗的象徵。全光榮的靈感來自於兒時曾見以韓紙製作的草藥包,懸掛於家鄉藥房的梁柱上。透過融入他的回憶,全光榮創作了其作品的基本元素,將三角形保麗龍包裹在古書樣式的韓紙中,隨後用韓紙所制繩結綁定。他稱這個源自中藥韓紙袋的三角元素為「信息的極簡單位」。正如作品《集合10-AP009RED》(Lot 544),《集合07-D118》(Lot 545),《集合98-S101;及集合D00-50S》(Lot 578)所示,道家的虛無和天人合一的思想透過全光榮細緻的包裝過程體現出來。而透通過這個過程,全光榮靈活採用了繪畫所扮演的角色,二維表面與三維包裝一唱一和,增添了雕塑的意味。對於藝術家而言,重覆的包裝過程變成了冥想的執行過程,因此,他將自己的能量和詩意獨白浸漬入包裝物中,於空間中追尋自我,向畫布的無限空間延伸,最後與畫作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