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 TEH-CHUN
On occasion, Christie's has a direct financial int… 顯示更多
第二二九號

朱德群

細節
朱德群
第二二九號
油彩 畫布
1966年作
款識:朱德群 CHU TEH CHUN 66 (左中) CHU TEH CHUN 朱德群 1966 No 229(畫背)
來源
巴黎 私人收藏 亞洲 私人收藏
出版
2012年《朱德群:隱藏於抽象中的自然》德薩畫廊 香港 中國 (圖版,第24-25頁) 此作將收錄於董景昭女士及朱以峰先生編輯的朱德群全集
展覽
1967年2月13日-4月13日「朱德群」瑞貝爾畫廊 琉森 瑞士 2012年10月5日-11月3日「朱德群:隱藏於抽象中的自然」德薩畫廊 香港 中國
注意事項
On occasion, Christie's has a direct financial interest in lots consigned for sale which may include guaranteeing a minimum price or making an advance to the consignor that is secured solely by consigned property. This is such a lot. This indicates both in cases where Christie's holds the financial interest on its own, and in cases where Christie's has financed all or a part of such interest through a third party. Such third parties generally benefit financially if a guaranteed lot is sold successfully and may incur a loss if the sale is not successful.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 節錄自蘇軾《後赤壁賦》 《第二二九號》(Lot 6)創作於1966年,當時的朱德群著力於山高水深的抽象繪畫,畫筆藏鋒,運速有力,山水有形,彷彿北宋蘇軾遊歷湖北省黃岡縣城外的赤壁山色(圖1),那裏的流水聲響震聾於耳,斷崖峭壁高聳千尺;山崖高聳陡峭,輪月則小如明珠,長流落水則石頭露出。日月替換輪轉,江山景色變幻萬千不復認得。 朱德群生於1920年,旅歐經驗讓他擁有東西方繪畫視野的宏觀。東方文化滋養他的繪畫底蘊,西方經驗的開拓讓他擁有宏觀的視野,同時讓他成為享譽全球的繪畫大師。自1955年赴法後,朱德群就致力於光線、空間形體與線條之間的探索。本件作品採取開放式構圖,對角構圖讓觀畫視野無限遼闊,猶如宋代山水一河二岸,又猶如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開放構圖,充滿戲劇與光影效果(圖2),其中光線、空間形體以及線條之間的交相應用與輝映讓此件作品成為朱德群1960年代之中最難能可貴的作品,也讓東方繪畫進入傳統山水繪畫的文藝復興鼎盛時期。 「凡畫山水,意在筆先」,朱德群以剛勁帶有草書意味的狂放筆觸,注重筋肉骨氣四勢,展現剛柔並濟之美與狂縱奇異之態,在收放自如的運筆中呈現極具動態效果的韻律感,吸引觀者目光。1960年代是中西方藝術相會的黃金時代,專注於線條語彙是當時西方藝術向東方文化學習的主要技巧之一,漢斯.哈同的作品主要表現在線條上的琢磨與應用,線條的自動性技法成為他的創作特色(圖 3);卡爾.布希特則專注在抒情抽象的筆墨暈染(圖 4),如今他們都是向東方致敬的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朱德群則在受到德.斯塔爾的繪畫啟發(圖5)後,逐步開啟他個人的繪畫之路,融合東西技法,打破傳統山水格局,運用書法、線條、抽象抒情等創作元素,再次將東方山水帶入高度創作的黃金時代。中國書畫大師張大千在1950年代以潑墨作品揚名於東方(圖6)。同時間,朱德群已懂得利用油彩的潑墨形式讓奇偉瑰麗的山水以神采飛揚的型態展現於畫布中。 朱德群好友吳冠中曾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形容他作品中因線條交錯而成的節奏感。此種節奏感同見於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波洛克的作品中,藉由身體的律動在畫布上恣意揮灑出隨意的線條,和淡色點墨組成具想像力及音樂性的空間,但波洛克只是單純將黑色顏料調淡滴在畫布上,並沒有朱德群從中國山水畫中習得的渲染技法。朱德群透過東方藝術哲學營造一個「意過於形」的畫境,將中國傳統山水技法轉譯為現代藝術語彙。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夜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