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名和晃平1975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市,在一眾日本同輩藝術家中以獨特的物料加上極度精巧的工藝性雕塑風格而贏得國際藝壇的注目。他最廣為藏家喜愛的作品是《PixCell》系列,PixCell 是藝術家自己發明的專用語,即英文Pixel(像素)和Cell(細胞)的混合體。Pixel是英語單詞picture(圖像) 和 element (元素)的結合,意即為「圖像元素」,在電腦屏幕上而言,可以簡單地以「點」來理解,影像的精細度取決於指定範圍以內像素的密度,亦即點的多寡來決定。至於細胞則泛指構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元素。名和晃平把像素和細胞平等對待,可見他的創作觀念是為了跨越科技和自然兩個對立面,為雕塑的形式另覓新出路。
拍品《PixCell-鹿第七號》(Lot 25)看起來就像一個披上珍珠的鹿頭,在燈光的映照下反射出亮麗的光芒。它的真身為動物標本,名和晃平在互聯網上搜尋動物標本時,因為搜索器對關鍵字的識別能力影響,會同時出現真實動物和動物標本的圖片,在屏幕上看起來難分真假。他把購買回來的標本用大小不一的透明玻璃珠或壓克力珠完全包裹起來,這樣便拉近了眼前實物跟屏幕圖像在觀念上的差異,兩者的整體都是由很多「點」所組成。現代人在日常接受的圖像,很多是由數位虛擬像素構成的網上圖片,對名和晃平來說,最初從屏幕上看到的那個圖像可能才算是這件實物的真實外表,他掌握了虛擬與真實之間有趣的過渡,把電腦世界內的像素,轉化為現實世界的透明玻璃珠珠。像素是孕育電腦世界內所有事物的細胞,而《PixCell-鹿第七號》上面的每顆透明珠就取代了動物原來的血肉,成為了雕塑的新細胞。透明珠把動物標本完全封存起來須要非常高超的技術,令人想到赫斯那些展示在化學液體中的不同物種,因而連繫到對生命、死亡、腐朽與再生的永恆和普世議題。
鹿透露了名和晃平從日本神道得到的靈感,與光的聯繫和鹿的形象本身都是神道中的重要意象和母題。在春日鹿曼荼羅(圖1)的畫作中,鹿是眾多居於春日大社的神道神明的使者。江戶時代的琳派(圖2)同樣影響了名和晃平。在倫敦留學的時間,他亦發現了安東尼‧葛姆雷的雕塑不時混合鐵珠,藉以探索身體與空間的關係。馬格利特的作品的核心亦在於挑戰固有認知。透過取代原有的視覺模式、把玩視覺錯覺、震攝或擾亂觀眾對作品的閱讀,馬格利特探討了現實與詮釋的彈性。當觀看名和晃平的作品時,視覺上會令人聯繫到毛里齊奧‧卡特蘭利用動物標本引發和揭示矛盾的作品(圖3)。雖然藝術家們的出發點有所不同,但手法上卻是相似的。兩位藝術家同樣玩弄外表,觀眾未必能第一眼就發現名和晃平的標本動物,但卻能立刻看到卡特蘭作品中那令人惴惴不安的事實。
生於1970年代的名和晃平是親身感受電腦科技騰飛的一代,從《PixCell》系列可見他成功把當代社會的普遍生活模式和經驗注入個人創作內,另外通過完美的技巧把透明壓克力珠包裹在動物標本上,令作品在物質層面上得到了一次徹底性的轉換,就像傑夫.昆斯把氣球轉換為不鏽鋼的動物作品,在燈光下同樣的閃爍華麗。在材質上而言,無論不鏽鋼或壓克力的高度反光效果,都吻合了當代都市人在日常生活經驗上的品味和習慣,令作品擁有更強的當代氣息而得到廣泛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