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張恩利是一位真正的畫家,他的作品有別於盛行於他那個世代的「政治波普」、「媚俗藝術」,或「玩世現實主義」之色彩。他的作品主題通常是被遺忘的人物、空間與物件,以表現性的線條和弧線將平凡變得非凡。他經常凝視畫室中隨手可得的視覺素材,例如水桶、水管,或大理石球(圖1),沉靜地思索著圍繞這些空間與物件的那片虛空。張恩利的創作靈感極少來自直接觀察,大部分源自素描、照片,或是他的回憶。
《仿德拉克洛瓦作品中一個死者的形象》(Lot 28)這件作品描繪一位臉色慘白的男子橫臥於一片平坦、陰暗的棕灰色背景中。其半透明的顏料層次與筆觸的痕跡使觀者不自覺地關注此畫作的物質性。此種技法乃受到傳統中國水墨畫之影響,張恩利將顏料稀釋到如同一層薄釉,使得底層以鉛筆繪製的格線隱約可見。其作品乃藝術性構思之結果,而非直接仿製既存物件,因而成功表現出個人情感。《仿德拉克洛瓦作品中一個死者的形象》之視角經過張恩利的調整,強化了畫中人物所散發的戲劇性。藝術家用以繪製這幅畫作的淺淡色調與稀薄顏料使畫中人物看似超脫塵世,處於另一個只有他存在的世界。張恩利將人物放大,展現出某個場景的一小部分,如同透過相機鏡頭拉近焦距觀看某個不起眼的景物。
《仿德拉克洛瓦作品中一個死者的形象》取材自描繪法國大革命最知名的畫作之一—浪漫主義派畫家德拉克羅瓦的《自由引導人民》(圖2)。《自由引導人民》以史詩般的敘事緬懷1830年推翻法國君主專制的七月革命。一位作為自由女神化身的女性帶領革命者跨過戰友的屍體向前邁進,一手揮舞著至今仍為法國國旗、代表法國大革命的三色旗,另一手則提著一把裝上刺刀的步槍。《仿德拉克洛瓦作品中一個死者的形象》所描繪的是《自由引導人民》中的次要人物而非主角,也就是在畫作右下方倒臥血泊中的士兵。這位士兵作為《自由引導人民》構圖之一部分,被置於成堆的屍體中,形成供自由女神向前邁進的基座。藝術家的關注使這位在壯麗敘事中位居次要與輔助性位置之人物成為有價值的形象化存在。張恩利之目的或許在於引領我們探索未知的觀點,向我們展示獨特的視角,並賦予《仿德拉克洛瓦作品中一個死者的形象》這幅畫作某種荒涼孤寂的靈光,而這亦成為他的代表風格。
張恩利於90年代初期開啟他的藝術生涯。他1965年出生於中國吉林省,1989年畢業於無錫科技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而後遷居上海,於東華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任教至2008年。張恩利在其藝術生涯早期選擇的創作主題大多是從中國各地遷居上海的一般民眾,以明確的表現主義筆觸為其風格特徵,傳達人類最原始的本能與情感。這些人物常見於吃喝中的人潮,顯露出人類的本能行為。藝術家進行偷窺般的觀察,而這些被觀察的人物則渾然未覺。隨其藝術生涯之發展,張恩利開始將關注焦點轉移至不尋常的視角與日常生活中被遺忘的事物。2002年至2003年對他而言是一個轉捩點。他的創作在那時逐漸從表現主義式的人物造型藝術轉換至物件的描繪,這項轉變顯示出張恩利在藝術方面的突破與成熟。《仿德拉克洛瓦作品中一個死者的形象》完成於2003年,乃張恩利專注於描繪物件之前最後的大型人物畫作之一。這件作品對虛空與無價值的關注,為其日後的藝術創作軌跡奠定基石。因此,《仿德拉克洛瓦作品中一個死者的形象》在張恩利的創作歷程中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作品。
張恩利的藝術實踐本質並非忠實地描繪物件或人物,而是高度個人化的產物。他曾言:「藝術家的情感與世界上所有事物和景緻密不可分。」知名藝術史學家諾曼.布萊森曾對17世紀從西班牙修道院發展出來的靜物畫提出下列描述,恰可用於說明張恩利的作品:「透過將注意力向下轉移,刻意挑戰世俗所重視之物,迫使肉眼在日常生活的瑣碎基礎上發掘原本應是偉大價值事物方具備的重要性與微妙之處…藉此將一文不值的事物轉化為無價之寶:透過將注意力聚集於此種謙卑氛圍中…我們便能察覺尋常之地亦有其獨特之處。」簡言之,《仿德拉克洛瓦作品中一個死者的形象》不僅呼籲觀者注意「平凡中的不平凡」,更明確展現出張恩利獨到的藝術眼光,將一幅史詩般的歷史畫作中常被忽略的一個區塊轉化為他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