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劉煒
無題
油彩 畫布
1991年作
簽名︰劉煒(左下)
來源
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
出版
2008年 《寫在牆上》 格羅寧根博物館 NAi出版社 鹿特丹 荷蘭(圖版,第30頁)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作於1991年的《無題》(Lot 30) 是一幅描繪藝術家外祖父母的親密肖像,屬於北京藝術家劉煒最著名也最為人追捧的《革命家庭》系列。這個系列是畫家1989年從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不久創作的。這一系列是敏銳的中國當代藝術批評家栗憲庭打造「潑皮」這一術語(或“玩世現實主義”)的來源之一。「潑皮」或「玩世現實主義」是上世紀90年代最重要也最具有影響力的繪畫運動之一。劉煒跟他的摰友方力鈞一樣是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的畢業生,亦是徐冰的學生。天安門悲劇使很多美院畢業生在創作上轉向更為個人化的主題,他們迴避採用官方藝術政策提倡的歡慶語調,也放棄了80年代前衛藝術家的激進主義。從一開始,劉煒的作品就帶著他的幽默和玩世不恭,他的繪畫語言和畫面隱喻融為一體。 始於1991年的「革命家庭」肖像系列表現了劉煒的親朋好友:其中最常見的主題是藝術家的軍人父親,他通常被刻畫成一身戎裝,而母親、兄弟和朋友也是很多作品中的主角。這系列的視覺和隱喻重點,都圍繞著主宰中國公眾生活幾十年的宏大政治敘事,和平庸無奇的家庭生活的詼諧並置而展開:家庭成員成為日常生活的英雄,替代了國家宣傳中被頌揚的崇高典範。就此劉煒描繪他的母親穿著內衣褲在沙發上打盹兒,他的父親觀看著電視上的中國戲曲。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系列見到藝術家以刻畫最親密的身邊人來反思政治和社會的變遷。 劉煒的創作方法讓我們想起德國新客觀主義畫家奧托.迪克斯的藝術。像劉煒一樣,迪克斯也經歷了政治樂觀主義以及其後的幻滅體驗(圖 1)。他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生靈塗炭,以及上世紀20年代柏林的衰敗傾頹。迪克斯的作品運用漫畫和醜化作為主要的藝術表現手法,以譏諷和幽默的語調指出了德國戰後的腐敗和道德淪喪。社會被描繪為一幅讓人心生憐憫又浮華艷俗的諷刺畫。他說肖像畫這種藝術類型「不僅是非常重要的形式和表現個體人物的手段,其本身也是色彩。每個人物都有其自身非常特殊的影響整個畫面的色彩……。肖像畫家總是被想像成一個偉大的心理學家和相面先生,他們能夠在每一張面孔中瞬間讀出最隱秘的美德和惡行,然後將這一切形諸圖畫。」 畫中的婦女坐在前景中,丈夫則支撐在沙發一旁並倚靠著她。兩人的頭相互碰觸以示彼此情深。男人打著領帶穿著背心,一身隆重的西裝,而女人的衣著卻漫不經心,她穿著一件手工編織而不帶性別色彩的毛衣,與其年齡正相符合。跟系列中其他作品一樣,畫面構圖讓人感到幽閉壓抑。劉煒將男人的身體部份處置於畫外,營造了一種更為直接的物質存在感,就好像這對夫婦正坐在觀者眼前。畫中一些小道具在其他作品中反復出現,比如畫面右上角的窗戶,窗外房頂的細節,還有沙發罩布上的綠色刺繡。將舒適的室內跟城市和社會背景相連,很多這類作品的創作是置身於劉煒父母家的客廳,這些形式提醒著我們過度建設的北京有著何其冷酷的城市環境。(圖2) 外祖母佔著構圖的主要地位,是畫面中最重要的人物,也象徵了她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她面帶羞怯卻又端莊的表情,手臂姿態拘謹卻又依然放鬆。她的丈夫為了配合畫像而穿戴隆重,但他卻看起來更為愜意輕鬆,並通過他滿懷愛意的姿勢表現出來。他們可觸可感的親密可見於眼睛和嘴巴的相似形狀,彷彿多年的共同生活令彼此的身體都接近對方。此作的色彩處理亦甚獨特,畫面採用了柔和舒緩的色彩,這種柔和的調子驗證了迪克斯關於「個人的色彩」的重要性的宣言,並道出兩個人物的平和個性。畫中唯一能跟很多同代作品對照的庸俗裝飾,就是放在那樸實室內的一盆肉色玫瑰。 女人的形體、頭髮和毛衣都是用不同明度的白色和灰色,苦心地以細小筆觸疊加鋪陳起來。厚塗法形成的觸感營造出一種逼真的質感和光感,仿佛為畫面蓋上一層不透明的閃光。這種手法讓人聯想起山水畫的傳統技法:披麻皴。一種傳統上在表現土地和自然形式時,用來營造柔軟質感的筆墨技法。(圖3)披麻皴的表現是通過濃墨和淡墨的筆觸疊加而成。劉煒在油畫實踐中採用了這種技巧,營造了一種在團塊感的畫面和羊毛織物褶皺的柔軟性之間相互轉移的視覺效果。這種對用筆的關注,進一步預示了日後劉煒的簽名式的風格:他90年代創作的人物畫和風景畫中的那種分解的圖繪性的畫面,和疏鬆的印象主義式的用筆。(圖4)。這種繪畫的方法表現出與現代主義實踐在視覺上的近似之處,就好像後印象主義畫家保羅‧塞尚(1839-1906)對《聖維克多火山》的表現(圖5)。 《無題》的獨特之處在於沒有任何可辨識的政治參考,留給我們的是一幅老夫妻情深的的肖像畫。老夫婦的呈現方式有一種實事要求是的質感,並流露出一點敬意:那關愛的表情,莊嚴的構圖,沒有劉煒一貫的嘲諷腔調,以此暗示出藝術家與這對老夫婦之間的親密關係,也表現出中國社會傳統中對老年人的尊重。即使是這樣,劉煒也無法壓抑他叛逆的精神,我們在畫面中的綠色塊面,還有那肉體的變形中都可找到其蹤影,通過天空、沙發和那一盆植物的畫面呈現,這種叛逆精神餘音繞樑。劉煒看起來彷彿是滿懷深情地表現著畫中的人物,但同時也溫情地調侃著他們——他們那冥頑不化的眼神,還有那齙齒而笑的樣子,有點笨拙,也有點天真。相比劉煒對他的家人和朋友的揶揄調侃的表現,劉煒的《革命家庭》系列以其破壞偶像主義的,對共產主義價值觀的擯棄而為人所知(圖6)。但是劉煒的幽默中還兼有著同情和愛憐。家,不管何其簡陋,畢竟是家。而劉煒對平庸的非英雄主義的滿懷同情的讚頌,在《無題》這幅作品中得以清晰呈現。老夫婦年華已逝,丈夫因為這麼個盛裝的機會而歡欣雀躍,妻子則在構圖的中央謙卑地擺著姿勢,在劉煒的筆下,她被表現為一個慈愛穩定泰然自若的人物。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