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旅夜書懷》唐 杜甫
1955年,朱德群將賣畫所得全數帶盡,乘著尋夢的「越南號」由台灣出發,在星野如織的天空中,在月光傾洩的水面中,懷著對藝術的熱情與執著前往法國。忐忑興奮的心情在蒼茫無垠的深海更顯渺小,然而,踏上法國土地的五年後,朱德群的創作生涯首度在人稱花都的國度裡花開鳴放。
《奧瀛第六十三號》(Lot 56) 創作於1960年,是朱德群離開台灣遠赴法國尋夢發展後的關鍵年份。1956年,他開始抽象創作,1960年即展現他優越的藝術天分及觀察事物的敏感度。是年,他的作品不但獲邀參展以提倡抽象畫為志的「巴黎派畫展」,並在推崇抽象藝術為主的勒讓德爾畫廊舉行個展,各項藝術殊榮為他迎來藝術生涯的第一個高峰,連帶地,圓熟的繪畫技巧及方式也奠定他的藝術創作,將他的藝術生涯推向另一波後人無所企及的高度顛峰。
創作於1960年的《奧瀛第六十三號》是朱德群汲取中西哲理精華、雄渾磅礡的抽象創作,也是他超脫具象束縛,構造出以「書」為法,以「畫」為度的恢弘大作。他以較為深沈、純粹、單一色調的墨黑統馭畫面,單一墨色的暈染、深淺濃淡表現出豐富的視覺世界和律動感。1950年代西方畫家深受中國書法線條所啟發,而展開一連串以墨色線條為繪畫法度的創作,克萊茵即為其代表畫家之一(圖1)。但是朱德群的卓越之處在於,出身於東方文化的他所描繪的線條除了具有一般畫作的繪畫性之外,更深拓了中國文字的書法性及哲理性。同時間,吸引觀者目光的藍色矩形色塊也在線條之中跳躍飛舞,此舉不但凸顯出中國水墨畫墨分五彩的藝術層次,更表現出墨黑線條所展現出縱橫交錯的層次感以及構圖趣味。西方畫家在抽象畫作的展現中,主以方塊、線條、以及色塊等幾何基本元素為創作題材表達創作語彙,如(圖2),但是僅有朱德群能將「線條」及「幾何圖形」二者抽象基本元素以一種直探自然內蘊,造化之源的哲理追求隱含於作品之中。
朱德群的創作主要探究自然麗景、宇宙氣度。不同於西方藝術對心中風景的抽象表現方式(圖3),朱德群由心中抒發,從容遊轉於西方抽象藝術和中國書畫寫意風韻的的藝術理系中。在《奧瀛第六十三號》的創作抒發中,或許朱德群也在其中遙想五年前乘遊於那片藍藍深海之時所負懷的大破大立的氣度與決心。